CN / EN
主题展
特别展

蒋竹韵

1984年出生于浙江杭州。2004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杭州。
 
2016年在拾萬空间举办个展“风中絮语”(中国北京)。2015年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参展“迷因城市”(中国杭州);2016年在A2Z参展“世界之中”(法国巴黎),在拾萬空间参展“形式的弹性”(中国北京);2017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参展“球场”(中国北京),在OCAT上海馆参展“文化馆线上艺术计划展”(中国上海),在掩体空间参展“掩体—对白”(中国北京)。
 
在媒体艺术家蒋竹韵的工作中,影像的问题被放在视觉技术与视觉经验之间关系的层面上讨论,并从中生发出很多敏感而巧妙的视觉实验。比如,他制作了一个视觉装置,通过一段U形镜的反射,让人们的左右眼单独互相对视,他用最简洁的视觉技术和人们开了一个小玩笑。
 
《融化之中,站立的轮廓》则呈现了一种更具实验室风格的技术诗学。在一整天的时间中,每隔15秒,六台相机同时拍摄一把椅子,椅子的一条腿是用冰做的,相机的镜头聚焦在椅子不同的位置。最终所有的照片被剪辑连接成一段反复切换角度与焦点的四屏影像,影像中的椅子随着视点的切换而重复“摆动”,在这种空间的循环中,冰却逐渐融化,椅子的这条腿最终消失,时间则呈现了它的不可逆性。

徐勇

1954年出生于中国上海。1978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北京。
 
2011年在北京798艺术区时态空间举办个展“这张脸”(中国北京);2012年在Palais de Seoul和CSP111画廊联合举办摄影个展“徐勇摄影”(韩国首尔);2013年在HUA画廊举办个展“胡同透视”(英国伦敦);2016年在朱利安桑德画廊举办个展“Negatives”(德国科隆);2017年在朱雀画廊举办个展(澳大利亚悉尼)等。2015年在西安美术馆参展“中国当代影像二十年主题展”(中国西安);2016年在Breda Photo参展“荷兰Breda Photo邀请展”(荷兰布雷达);2017年在汉诺威市美术馆参展“复制之外”(德国汉诺威)等。主要摄影作品出版有《胡同九十九》《开放北京》《布景与布景》《这张脸》《俞娜》等。
 
徐勇给相机加上了刻意改造而无法对焦的镜头,把拍摄的一切现实对象都还原成一团模糊的光,把摄影这个早已充满了政治性与美学性的艺术实践还原成一种纯粹的物理事件。依循同样的逻辑,他在后期处理中把照片,或者更确切地说把这些光学表象直接打印在相纸、画布、金属与玻璃等不同的材料表面上,也是在凸显照片不可避免的实在物性。
 
当人们面对着这些直接摆放在地面上的作品时,似乎很难把它们与摄影、与照片联系起来,但这正是徐勇要讲述的关于摄影的批判性事实:摄影首先是机器、光与物质的故事,而不是那些我们习惯的被各种意识形态工具化了的图像。

王宁德

1972年出生于辽宁宽甸。199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北京。
 
2006年在Goedhuis画廊举办个展“某一天”(美国纽约);2007年在SFCamerawork举办个展“王宁德作品展”(美国旧金山);2010年在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举办个展“要有光”(中国北京);2014年在m97画廊举办个展“有形之光一”(中国上海);2017年在福特·梅森会展中心举办个展“无名”(美国旧金山)等。2004年在上海美术馆参展“影像生存——第五届上海双年展”(中国上海);2008年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参展“我们的未来——尤伦斯基金会收藏展”(中国北京);2013年在Artheum参展“功课6——文化实践论坛”(黎巴嫩贝鲁特);2014年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参展“中国当代摄影2009—2014”(中国上海);2015年在弗柯望博物馆参展“中国8——莱茵鲁尔区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埃森)等。
 
王宁德设计制作了很多台特殊的幻灯机,其光源是内部后端安装的闪光灯,每次闪光,幻灯片上的影像便被投射了出来。这实际上是把拍摄的过程颠倒了过来。一般来说,照旧机的工作是把外部的视像曝光在底片上,但在王宁德的作品中,则从内往外把影像投射出来。每个机器只放入一张幻灯片,只投射一个影像,但连排以18%秒速度闪现出影像却给观众带来了动态的幻觉,在这个意义上,他的作品也包含着对电影的拆解。
 
这些幻灯机中投射出的是他搜集的各种闭眼头像,仿佛这些面孔正在对强烈的闪光做出反应。此时,影像中的光已不再是一种消极的、中性的工具,而是获得了一种更为积极的身份。
 

骆丹

1968年出生于中国重庆。199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成都。
 
2015年在麓湖·A4美术馆举办个展“作为时间界定的光——骆丹个展”(中国成都);2016年在M97画廊举办个展“何时离去——骆丹个展”(中国上海)。2013年在中华世纪坛参展“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中国北京);2014年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参展“中国当代摄影2009—2014”(中国上海);2015年在保利香港艺术空间参展“二次光——十二位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中国香港),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参展“颗粒到像素——摄影在中国”(中国上海);2016年在蓝顶美术馆参展“绵延的观念空间——状态与方法”(中国成都)等。
 
亿万年前形成的地貌在底片上显影,然后于暗房内再次投影到大尺幅的湿版底版上。在骆丹的《何时离去》中,摄影被放在了一种宏大到超越了个人及人类的存在的尺度中去体验,其观念核心已经从器具化的光学转移到了一种“光—物”本体论。
 
在这里,摄影不再是几何光学下的观看,从人对世界的再现,转变成世界对我们的显现。在最为宏观而基本的层面上,世界通过摄影所显现的不就是光与时间吗?光与时间是统一的,正是光速这个常量界定了可知宇宙的时空尺度,因此光已是一种先验形式,是一切的框架和载体。甚至我们可以把宇宙理解成一次正在发生的曝光过程,我们正处在这个漫长的显影事件里。在这个意义上,骆丹对时间与光的把握实际上是超越了摄影这个文化概念的,摄影在他这里已成为对光与时间,即世界确实性的见证。

谢桂香

1989年出生于福建长乐。201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杭州与中国大连。
 
2015年在浙江美术馆参展“TOP20·201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中国杭州);2016年在浙江美术馆参展“浙江省视觉艺术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作品展”(中国杭州);2017年在Cipa画廊参展“无尽的勘探和命名——浙江新摄影”(中国北京),在指纹画廊参展“生生生”(中国北京),在金杜艺术中心参展“环中—自然追随抽象”(中国北京)。
 
谢桂香的摄影绕过了镜头、快门等物理环节,而直接跳到了化学的部分。例如,他把水果、鱼、种子等有机物裹扎在显影相纸中,再埋进土壤,让它们之间直接发生拓印式的显影反应;他也把冰冻成块的显影液与定影液以围棋盘的形式布置,融化在相纸上形成黑白交错流淌的残局。而在最新的作品《遗物》中,他把祖母的遗物直接燃烧、定影在相纸上,把这个祭奠仪式以“物影照片”的途径存留下来。
 
谢桂香绕过了照相机,即是突破了那些人为的观看规制,既从机器中解放了人的观看方法,也解放了物的呈现路径,最终把主客之分在这个新的“摄影”维度中抹平。

秦一峰

1961年出生于青海。1983年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1989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上海。
 
1994年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举办个展“秦一峰作品展”(中国上海);1996年在红门画廊举办个展“秦一峰近作展”(中国北京);2014年在C空间举办个展“线·场”(中国北京);2016年在安卓艺术空间举办个展“线·场”(中国台北);2017年在余徳耀美术馆举办个展“秦一峰展”(中国上海)等。1986年在上海徐汇文化中心参展“凹凸展”(中国上海);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参展“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北京);1995年在香格纳画廊参展“上海六人展”(中国上海);2001年在上海美术馆参展“形而上2001——上海抽象艺术”(中国上海);2016年在白立方画廊参展“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英国伦敦)等。
 
秦一峰的摄影源于他对中国明式素工家具的拍摄。他选择特定的局部构图与独立残件,使最终的照片与他拍摄的对象之间保持着一致的品性:克制、审慎、内敛。这一系列的美学不仅是图像上的,更是在材料观念上的,他直接把黑白底片扫描放大,既呈现出底片原本的负像,也同时把物像压缩在了一张底片的厚度与片基的色域中。
 
实际上,这些作品并不应只被视作关于家具的摄影,而更应该被理解为一场物性之间的对话:木质的纹理、家具的结构、色彩的黑白、底片的颗粒,以及出现在作品标题中的日期、时刻与天气。在这个意义上,摄影在这里呈现了它在事理之中的原境。
 
 

林博彦&黄承聪

林博彦,1988年出生于中国香港。2010年毕业于香港大学,2015年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香港和中国上海。
 
黄承聪,1987年出生于新加坡。2010毕业于淡马锡理工学院,2015年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目前生活和创作于新加坡。2015年在lafototeca参展“危地马拉摄影节作品征集展”(危地马拉危地马拉市);2016年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参展“第八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中国北京),2016年在Fotopub摄影节参展“Re—vision”(斯洛文尼亚新梅托斯);2017年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参展“中国当代摄影40年——三影堂10周年特展”(中国北京)。
 
我们相信随着相机的操作变得自动化和直觉化,对使用者而言,工具的运作原理——其潜在预设的规则变得愈加隐蔽。而图像被加诸语义的过程中,相机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相机的建构直接影响了我们可以拍摄的照片,从而也控制了我们观看和了解外部世界的方式。当我们放弃了解和批判制作影像背后的规则和限制,那么看似让摄影变得更自由的科技,其实可能限制了新的叙事方式的产生。
 
所以在这个系列里面,我们尝试从制造影像的工具、方法和过程入手,去解构和反思摄影的根本元素。
 
作品里使用看似古老的技术——这不是出于怀旧,而是因其灵活性更能阐述相机在拍照时扮演的角色。我们尝试挪用和颠覆说明书中的影像语言:扮演着相机的操作者,看起来在示范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但实际却入侵了设备,赋予它们新的功能。

佩内洛普·昂布里科

1957年出生于美国布鲁克林。目前生活创作于美国布鲁克林。
 
昂布里科的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和国际上展出,并且被古根海姆博物馆、洛杉矶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等著名艺术机构收为藏品。安姆布雷克获奖众多,包括夏普—瓦伦塔斯工作室艺术家、史密森艺术家研究奖学金、古根海姆学者奖等。她的专著由纽约的Aperture和巴黎的RVB Books出版社出版。
 
《界限:摄影大师》所考虑的是数字洪流中的摄影模拟史,这也是它目前的技术表现。对于这个项目,各类网络和印刷媒体(例如Aperture的“摄影大师”系列图书)中的山的标志性图像都是我的重点研究对象。为再次拍摄大师作品中的山以及运用相机软件的多种滤镜进行处理,我在iPhone上安装了上百款相机应用。照片纹理、点阵屏幕、像素和屏幕分辨率相互碰撞,进而产生起伏的波纹。在相机应用滤镜的迷幻色彩和iPhone重力传感器的迷向效果的双重影响下,作品中山、人(通常为男性)或摄影媒介的稳定性都完全被消除,无从辨认。在此作品中,山、最古老的地标、定位点以及精神冥想都会变得不稳定和可移动,不再具有重力,并随着每一次的迭代而变化。
 
作品的核心在于众多的相机应用滤镜,目的在于模拟底片电影摄影术的各种错误。在底片摄影和智能手机相机技术的双重背景下,漏光和滤镜遭到化学烧损都是特别荒唐的:大师级摄影师是绝不会在其作品中犯这种错误。此外,产生这些效果所需的孔、间隙、空间体积或者液体化学物实际上是不可能存在的,这也和模拟它们的设备完全相反。如果说光线是所有摄影的首要因素,那么这种情况下光线就起了反作用。当芯片加载一种算法时,这些“漏光”就会出现,并且在短短几秒间产生几乎无限的变化。
 
《界限:摄影大师》呈现了距离与邻近、有限与无限、单数与多数、固定与流动,以及原本与副本之间的一种对话。
 

朱荧荧

1989年出生于陕西西安。200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北京。
 
2017年在拾萬空间举办个展“日夜”(中国北京)。2014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参展“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中国北京);2015年在空的空间参展“图谋”(中国北京),在成蹊当代艺术中心参展“‘一如自如’实验影像展”(中国北京);2016年在拾萬空间参展“第六颗子弹—形式的弹性”(中国北京);2017年在XI当代艺术中心参展“生活的影子”(中国东莞)。
 
自摄影术发明以来,尤其是当摄影成为一种普遍的视觉记录方式以来,巨量的照片被拍摄出来,其中有大量的底片被遗忘在底片袋、文件架及档案柜中,直到它们出现在了旧物市场。这些底片中有一部分因为各种技术上的、美学上的错误而被叫作废片,朱荧荧的作品素材则来自这些废片。
 
但她用一种再审美化的方式看待并使用了这些底片。把一组拍坏的地理风光照片,按照山脉的起伏曲线连接起来,构成一种传统山水手卷的形式,或者,挑选出彩色废片中的那些曝光错误但却异彩纷呈的片段,编辑成一段光谱似的影像。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的感知被带到了影像世界中那些几乎被遗忘的部分。
 
 

张辽源

1980 年出生于山东潍坊。2006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杭州。

2008年在比翼艺术中心举办个展“一个展览(”中国上海);2015年在录像局举办个展“录像局档案39(” 中国广州);2017 年在想象力学实验室举办个展“半发酵:茶部×张辽源”(中国杭州)等。2015 年在湖北美术馆参展“通透性——八大美院影像艺术联展”(中国武汉);2016年在东京写真美术馆参展“运动花园——东京惠比寿国际影像艺术祭” (日本东京);2017 年在拾萬空间参展“消夏录”(中国北京),在博而励画廊参展“朋友之间”(中国北京),在掩体空间参展“掩体—对白”(中国北京),在OCAT 上海馆参展“朋友圈+:文化馆线上艺术计划展”(中国上海)等。
 
张辽源一直是一位强调技术批判的艺术家。在最新的工作中,他把出图、装裱、展示这些摄影的末端环节作为切入点、针对点与改造对象,从硬件层面带来了一系列的创造性破坏。把一个打印机的喷头抬高1.1厘米,把图像打印在裁切板及海绵板上,把相框做成折叠的形状或者有缺口的样子,或者给相框装上花纹玻璃与磨砂玻璃。这些机智而又不讲理的方式,把人们习惯的、惰性的摄影“批判”得千疮百孔。
 
这些作品背后的媒介批判,其目标并不是指向一种牢靠的媒介性,而是在拆解任何可能的艺术形态学观念。在这个意义上,张辽源把它们叫作“摄影”,也是一个充满反讽的举动。
 
 

蔡东东

1978年出生于甘肃天水。2002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北京。 2010年获“第三届特尔纳当代艺术奖”一等奖(意大利);2015年获“TOP20·201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中国)。2011年参与unidee艺术基金会驻留项目(意大利);2017年参与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驻留项目(德国)。2012年在泰康空间/日光亭项目举办个展“向左拉动”(中国北京),2012年在凯尚画廊举办个展“泉”(美国纽约),2012年在百艺画廊举办个展“让之在”(中国台湾)。2016年在泰康空间参展“闪灵:摄影之后”(中国北京);2017年在Pully美术馆参展“真实的证据”(瑞士普里),2017年在德国柏林国家美术馆参展“探究历史:中国当代摄影与红色图像”(德国柏林)等。
 
在整个摄影的系统中,照片的物质存在似乎一直被当作一种默认设置,似乎它们只是图像的承载物。但蔡东东近期的作品中,照片自身的价值被呈现出来,他把废弃的照片当作现成品来使用,他不仅是使用作为图像的照片,更是使用作为一张张纸质实物的照片,它们可以被弯曲、折叠、刮擦、穿刺、切割与编织。而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原本不起眼的图像在硬件基础的层面上被修改与重组,重新获得了意义。
 
在今天的艺术实践中,语言的边界是随着创作而扩大的,在影像艺术中更是如此。比如在蔡东东这里,照片纸张、装裱方法、展示方式等原本依附性的因素被推到了前台,反而从一个意想不到的层面改变了我们对摄影的认知。
 
 

托马斯·苏文

法国收藏家兼艺术家,目前生活创作于法国巴黎和中国北京。
 
2013年,作品《北京银矿》入围“巴黎摄影光圈基金会年度最佳摄影书籍奖”(法国);2015年获选英国摄影杂志年度最佳摄影书籍之一(英国),作品《直至死亡将我们分离》获选摄影眼网站2015年最佳书籍之一(美国)。其收藏先后展出于新加坡国际摄影节(2012)、连州国际摄影展(2013)、瑞士韦威影像节(2014)、美国旧金山摄影作品展(2016)以及巴黎摄影展(2016)等。
 
托马斯·苏文通过私交,特别委派几位老照片领域的行家帮他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市集上搜罗稀罕玩意,要求只有一个:“务必新奇”。就这样,2014年,其中一位行家从北京报国寺古玩市场给苏文打电话,说发现了“一本奇怪的相册”。当苏文拿到相册的瞬间,他意识到手中捧着的其实是个裁缝的针线包,纯手工制作,是个用折纸和巧思构建的精致迷宫。内里,针、线以及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图样纵横交错。在苏文眼中,它绝不仅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主妇居家必备的寻常日用品,而是具备着一种堪比文艺复兴时期的珍品柜、中药橱的魔力:数不清的抽屉里隐藏着无穷无尽的秘密。这也是苏文希望将他在中国多年搜藏而来的早期原版照片复制品装进这个古怪迷人的容器之中的灵感来源。书名《线》乃是取自苏文在其中一个小纸匣中发现的线头。书中载有59个小纸匣,依次展开便会看到隐藏其中、尺寸各异的59张图片。折纸带有记忆功能,能够轻松恢复原始状态,摆弄起来无需担心。事实上,《线》的设计初衷并非专为影像陈列而生,它更是活生生的存在体,是流动记忆的理想集合体。从规模庞大的档案库中精挑细选的照片隐藏在包裹它们的黑匣子之中,等待着重见天日,等待着被赏玩者细细端详。在这些黑白照抑或是彩色照里,形形色色的人留存于影像资料,精神错乱的病人,卖弄风情的女子,惊讶不已的游客都囊括其中。无名之辈的蝴蝶形状肖像照与柔软艺术表演大家黄淑英或是“中国第一毛孩”于震寰等奇人异士的写真平起平坐;鲜花与俊秀飘逸的书法和考古遗迹并置。《线》里夹带着的都是需要从“药橱”里抽出来瞧一瞧的尘封档案;它凭借如同健忘特效药一般的影像唤醒着中国人对现当代社会的集体记忆。2006年正式入行的收藏家苏文的第五本著作——《线》所指的不仅是裁缝手中穿引的工具,更是贯穿一个故事的脉络。你完全可以自己来编写剧情。小匣子的开合之间,生活的碎片也跃然眼前,连点成线。
 

小池健辅

小池健辅
 
1980年出生于日本名古屋。毕业于威尼斯建筑大学,现生活创作于意大利威尼斯。
 
2013年在乔卡当代艺术画廊举办个展“这就是我的秘密”(意大利米兰),在Jarah画廊举办个展“清醒的睡者”(意大利威尼斯);2014年在艺术核心画廊举办个展“更迭”(意大利巴里);2015年在乔卡当代艺术画廊举办个展“被铃声拯救了”(意大利米兰);2017年在AplusA画廊举办个展“致狼”(意大利威尼斯)等。2015年在魁北克电影资料馆参展“艺术型”(加拿大蒙特利尔);2016年在皮兰城市画廊参展“这是今天”(斯洛文尼亚皮兰);2017年在OK Corral展览馆参展“短路”(丹麦哥本哈根),在Loza画廊参展“Maravee Ludo展”(斯洛文尼亚科佩尔)等。
 
在2015年,法国艺术家托马斯·苏文获得了一本在八十年代早期由某佚名上海大学摄影系学生制作的影集。影集包括了一些原版底片、银盐照片以及来自一名佚名教授的评论手稿。从影集中我们可以看见这名学生的勤奋刻苦以及他对传统肖像摄影原则的熟练掌握。小池健辅是一名在威尼斯活动的日本艺术家,其作品结合了拼贴画和被遗弃的老照片,他以其精湛的技艺为这一册影集赋予了新的活力。
 
系列作品《不多,不少》是小池和苏文合作的产物。该作品包括了利用影集原版底片重新冲洗而得的银盐照片。仅凭着一把裁纸刀、一卷胶带、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小池将这些解构又重构了这些银盐照片的影像。尽管如此,这些纯粹的人为干预仍然严格遵守一个简单的规则:作品中不增加其他材料,也不移除任何原有的部分,正如其命名,《不多,不少》。在这样一个混合了自由度和拘束性的背景下,小池和苏文精致地探索了一幅影像完全由自身构成的可能性。

吉赛拉·莫塔 & 莱昂德罗·利马 & 克劳迪娅·安杜哈尔

吉赛拉·莫塔与莱昂德罗·利马,二人皆于1976 年出生。并于1999 年毕业于阿曼多·阿尔瓦雷斯·彭特亚多基金会视觉艺术系。目前生活创作于巴西圣保罗。

2013 年在Galeria Vermelho 画廊举办个展“坚持”(巴西圣保罗);2015 年在Galeria Vermelho 画廊举办个展“时间雨”(巴西圣保罗);2016 年在SESC 圣阿马罗剧场举办个展“数电动绵羊”(巴西圣保罗);2017年在Young 画廊举办个展“VERSO”(美国洛杉矶)。2017 年在LAXART 艺术空间参展“拉丁美洲影像艺术”(美国洛杉矶),2017 年在HAROLDO CONTI 中心文化纪念馆参展“BIENAL SUR”(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2017 年在蒙特利尔考古和历史博物馆参展“萨满巫师和森林之心”(加拿大蒙特利尔),2017 年在UMOCA当代艺术博物馆参展“今非昔比(”美国犹他州)。

克劳迪娅·安杜哈尔1931 年出生于瑞士纳沙泰尔,从1954 年起在巴西工作与生活至今。

2010年获“卡塞尔国际摄影书奖[标记](” 德国卡塞尔),其作品被现代艺术博物馆(德国法兰克福) 、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纽约)、泰特现代美术馆(英国伦敦)等多家艺术机构所收藏。2015 年在莫雷拉萨尔斯研究所(IMS)举办个展“克劳迪娅·安杜哈尔:在别处”(巴西里约热内卢);2016 年在红色画廊举办个展“克劳迪娅·安杜哈尔”(巴西圣保罗),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拉美艺术博物馆(MALBA)举办个展(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2017 年在现代艺术博物馆(MMK)举办个展“克劳迪娅·安杜哈尔:明天一定不是昨天”(德国法兰克福),在里斯本市摄影档案举办个展“克劳迪娅·安杜哈尔:亚诺马米视觉”(葡萄牙里斯本)等。
 
吉赛拉·莫塔和莱昂德罗·利马均出生于1976年,两人的合作关系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合作中,他们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高度构境的创作,比如影像、对象与系统、使用模式、测量、结构以及变量。这些情境有着明显的客观性,但是其中自然、数学以及人造的元素能够模拟有机体的行为,合成自然现象,甚至制造歧义。自然的合成与合成的自然之间的矛盾,正是艺术家们所欲发掘之处。
 
他们证明了,一个人的作品是不受其创作方式所束缚的,而且每一种技术资源都隐含了丰富的表现力与可能性,艺术家可以对其进行调动或颠覆。
 
艺术在人类历史中曾经承担的任务中,最经久不衰的是表现世界的方方面面。在今天,并不是所有的艺术都能表现某物,而每一个具有表现力的事物都能成为艺术,像吉赛拉·莫塔和莱昂德罗·利马的作品则精心地描摹了现实世界,无论用的是最先进的还是最简单的技术。对于艺术家,最基本的一点是不要用复制或模仿的方式创作与现实一模一样的作品,而是要根据他们感兴趣的现象,创造具有同等效果的具体的体系。吉赛拉·莫塔和莱昂德罗·利马创作了具有明显人造特点的影像,最终呈现了对现实世界的感知中人为构造的部分,即使这个部分是稍纵即逝的。
 

乔恩·卡扎纳夫

1978年出生于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区,2001毕业于德乌斯托大学。
 
卡扎纳夫的作品曾在世界上多个艺术机构展出,包括伊莎贝尔运河基金会(西班牙)、巴塞罗那当代文化中心(西班牙)、丽城博物馆(荷兰)、安特卫普摄影博物馆(比利时)、CaixaForum美术馆(西班牙)等。他也多次参加国际摄影,例如阿尔勒国际摄影节(法国)、Noorderlicht国际摄影节(荷兰)、Photoespaña摄影节(西班牙)、东京国际摄影节(日本)等。
 
2016年,卡扎纳夫被选为2016年欧洲文化之都圣塞巴斯蒂安的代表,参加了第18次“欧洲眼中的日本”项目。
 
《URAITZ》融合了摄影和图画手势,旨在通过影像来呈现旧石器时代文化。在欧洲最著名的一些洞穴内,我曾有幸参观旧石器时代村落遗址。遗址的各种迹象,如表征的仪式特征(具有自身价值的一种行为)、复杂且具有深刻意义的象征世界、以及女性的重要地位,都详细记录着人类在洞穴内的生活痕迹。因此,我对旧石器时代文化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人类学研究将此洞穴比喻成一个效仿母体子宫的女性主体。这种矿物圈既让人感觉备受欢迎又让人望而生畏,加强了空间定向障碍感和美学体验的实体特性。为强调这种体验,我设法在此作品中增强质感甚至雕塑感,这也是我之前系列作品中常见的一些特性,目的在于使照片增添一层材料一致性。我往往在山上采集或自己制作矿物颜料(锰和赭石)以及有机颜料(煤),用于获取作品中所需的颜色。我采用的技艺和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相同:用手指或手掌抓住颜料,以蔬菜纤维做画笔,然后用骨头制作的“气笔”磨碎颜料。
 
作品的名称“URAITZ”为巴斯克语,是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区(我出生的地方)所使用的一种语言。URAITZ由两部分组成:UR(用来稀释颜料的水)和AITZ(作为颜料原材料的矿石),我在照片中所使用的颜色也正是提取于这两种特征元素。
 
 

费利佩·埃斯帕萨

1985年出生于秘鲁塔拉拉,毕业于秘鲁影像中心。
 
2016年在LuisMiro Quesada画廊参展“趋势:当代视频艺术的实验”(秘鲁利马),2016年参展“拉丁美洲短片秀”(委内瑞拉马拉开波);2017年参展“第20届SESC巴西当代录像艺术节”(巴西圣保罗),参展“永恒嘉年华——Armando Robles Godoy非虚构类影像第三次碰撞之汇编环节”(秘鲁利马),参展“新风貌第1卷——秘鲁影像系列作品”(秘鲁利马)等。
 
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母亲是一位造型艺术家,因此两者间有着条理性和表达需求的融合与冲突。在传统天主教家庭中成长的经历赋予了我形象的想象力,并对我的未来产生了影响。
 
我的作品立足于传统电影制作与抛离传统荧幕的影视艺术之间的分歧。我的兴趣是探索新的电影摄影艺术或者视频拍摄资源;应用多媒体和新媒体;语言以外的表现方式,不受预设边界所限制的观众的理解与感知能力;以及充满人情味的发掘独特造型的电影制作过程。
 
我对社会秩序的内容和对某些主题的探索有着特别的兴趣,比如神和神的象征含义,影像与时间的关系,影像与历史的关系,以及影像与真实的关系。
 
我致力于在个体与整体、个体与大环境之间创造一个超然的时代,通过冥想与感官冲动构成视听上的和谐。除了以上主题以外,我也感兴趣于对相同媒体的思考以及媒体对空间-距离和空间-时间的影响。
 
通过视听语言传统形式与新手段,我专注于研究视听语言的可能性;提升个人审美情趣,在图像优势的环境中,思考视听语言作为在世存有的一种方式,并赋予其意义。
 
 

佩佩·阿托查

1976年出生于秘鲁利马。
 
2013年在JPR文化中心举办个展“Natugrafía”(秘鲁利马);2016年在秘鲁利马参展“MALDEFOCO2.0”(秘鲁利马);2017年参展“马尔西亚克爵士音乐节40年”(法国马尔西亚克),在阿尔勒古城中心参展“VoiesOff摄影节”(法国阿尔勒)。
 
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交流。它们并非无生命之物,它们以光线和化学作用为生,并与动物之间存在 交流与互动。我是通过胶卷摄影来探索这个领域的,因为它像植物一样,也是利用光线和化学作用达到效果的。
 
在我看来,要表现药用植物的特点和内在属性,应该涵盖 它们在环境中经历数百年变化的痕迹,这个观点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它们自然的神秘主义。
 
缺失了区分植物的外在表征,对它们的识别和表现就变得复杂了。因此,我选择使用摄影这种具有感染力的工具,它能够把看不见的东西变成可见的、可感知的。而且,摄影为外部干预提供具有渗透性的支持,使得图像的语义场得以延伸。
 
这个图集是由我和秘鲁亚马逊地区的植物群合作完成的,以双重曝光的照片把每一株植物与它们的环境融合在一起,对此我进行了直观的干预:画出点和线,代表昆虫的 轨迹以及它们排出的化学物质的变化。
 
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看得见的东西不过是真实的一角。

又一山人

原名黄炳培,又名又一山人。1960年出生于中国香港。 1980年毕业于香港工商师范学院设计应用系。
 
黄氏之设计、摄影及广告作品屡获香港、亚洲及国际奖项四百多项。曾创作广为人知的《红白蓝》系列,并以此系列于2005年代表香港参展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2011年荣获“香港艺术发展奬的年度最佳艺术家奬(视觉艺术)”(中国香港);2012年荣获“香港当代艺术奬(2012)”(中国香港)。2013年,其《烂尾》摄影系列被香港M+博物馆所收藏。
 
又一山人把空白相框摆放在自然环境中,把日光下的树枝阴影转变成他的“摄影作品”。正如尼埃普斯把摄影术叫作“日光绘画”,或者塔尔波特把他的摄影集叫作《自然的铅笔》,又一山人的作品回应着这些最为原初的摄影观念。
 
但另一方面,他的工作又不得不以摄影的形式记录下来,把那个影子投在相框里的瞬间变成我们熟知的照片。于是我们看见了两种摄影,一种是属于理念的,关于光影和时间的摄影;另一种是属于机器的,关于取景框和相纸的摄影。
 
 

横田大輔

1983出生于日本埼玉县。毕业于东京日本写真艺术专门学校。目前生活创作于日本东京。
 
2013年获第一届“看不见的摄影展”奖项;2014年,其著作《Vertigo》(《眩晕》)入围“巴黎摄影博览会—光圈基金会年度摄影集奖”(法国);2015年获“集美·阿尔勒提名奖”(中国);2016年获“FoamPaulHuf”奖项(荷兰)。2014年在弗阿姆摄影博物馆举办个展“Site/Cloud”(荷兰阿姆斯特丹);2016年在弗阿姆摄影博物馆再次举办个展。2015年参展“照片节:来自日本的摄影”(美国纽约),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参展“觉醒:回应3/11的日本摄影师”(美国波士顿),在嘉庚文化艺术中心广场参展“集美×阿尔勒:东西方对话国际摄影季”(中国厦门)。
 
《现场》的创作初期筛选了大量的数码图像,在之前的作品比如 《后院》中使用过的图片也包含在其中。选中的图片被转换成消除了轮廓的点,只保留背景。
 
横田大辅的摄影方法极大程度上受到了电影和音乐表现时间流逝的形式的影响。横田大辅试图在摄影中创造时间的幻影,解构过去某个时间点的图片。这种对图像的解构可以看作是给图像添加了一层意义,从而构成了“现在”。
 
此外,在多个系列中重复使用相同的照片,摄影师演示了每张图片的含义是如何随着时间流逝而改变的。每一个赋予图像的新含义都对描述时间流逝非常重要,因此也使得对现实的意识更加深刻。在《现场》中,图像前景的细节被消除了,留下唯一的背景让观众自行解读。这使得观众把图像吸收到意识里,并沉浸在时间的流逝中,免受琐碎细节的干扰。
 
除了软件修图、修版和扫描之外,横田大辅还会在显影过程中在胶片上倒沸水,目的是融化感光乳剂,使图像产生扭曲和额外的噪点。横田大辅用这种方式拓宽了摄影作为媒体的边界,并促使我们观众重新思考摄影的定义。
 
《现场/云》是基于《现场》系列创作的,但同时结合了横田大辅的《云》的图像。摄影师运用了《现场》系列的相同手段,但与之前的系列不同的是,《现场/云》带有可在快照中找到的亮度质量。而且,图像中的生动色彩意味着风格的明显变化。在他以往的作品中,创作过程就是他的摄影的焦点,但是在这个系列中,他把这个过程自然地包含在《现场/云》中,目的是把焦点放在最终成品即照片上。横田大辅一直重复提到一个名叫“云”的地方,从这个地方能看到这位摄影师毕生之作中使用过的图像的集合。
 
 

安东尼·德·阿加塔

1961年出生于法国马赛。
 
2001年荣获得了Niépce奖(法国);2013年其作品在阿尔勒国际摄影会议上获得了“年度最佳摄影集”(法国)。1998年出版作品集《DeMalaMuerte》和《MalaNoche》;2001年出版作品集《家乡》;2003年出版作品集《漩涡》以及《失眠》;2004年出版作品集《耻辱》;2005年出版作品集《宣言》。2013年举办个展“美女神灯”和“LeBal”。
 
我们沉浸在夜幕中,我们被火焰所吞没。
 
在把语言发挥到极致的尝试中,我把它转化成外行者也能够读懂的材料。从单纯的经验到必要的正式话语,这是我作品中的一种矛盾。图像的不稳定性、持续的无序性,都分解成残酷的、触手可及的暴力现实。这个过程没有弄虚作假的余地。如果迫切地想要理解我所描述的情景,除非先排除不稳定的运动、一连串的图像、材料、感觉和情感——这些会让人把摄影当做是一种表演行为。
 
唯一的标记物是一些幸存的图像,而每一个图像都只是一连串感觉中的一个节点,或是无尽的生命、情绪、手势、情景中的一个节点。每一个图像都是这种矛盾的一个印记:它既是一个固定的物体,也是一个样本,一个穿刺,或者化学意义上的一种沉淀。 一个经验事件和一种存在序列的凝固。无法再现的行为或场景的残迹和遗留物。可见物失去了本身的实体性,并缓慢溶解在一大批空洞的图像中,在变幻无常的、缺失深度或实质的空间中。我选择遵从直觉和存在的紧迫感。我利用这个世界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抽象力量和人力之间激烈而无休止斗争的一小部分。唯一值得考虑的形式是受上下文的制约,不是由目光所见,而是来自事件的中心。
 
 

陈晓云

1971 年出生于湖北黄石。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北京。

2012 年在香格纳北京举办个展“坠枯录”(中国北京);2013 年在香格纳北京举办个展“ 黑更黑,死更死,火更火,拾阶而下”(中国北京),2013 年在A4 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个展“歇斯底里,隐喻与转喻的生活”(中国成都);2014 年在香格纳画廊主空间举办个展“列宁的二十一首诗”(中国上海);2016 年在香格纳画廊主空间举办个展“我收藏的106 根闪电”(中国上海)等。2011 年在民生现代美术馆参展“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之——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中国上海);2015 年在勒姆布鲁克博物馆参展“中国8——莱茵鲁尔区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杜伊斯堡); 2016 年在圣乌尔班前圣西多会修道院参展“池中有鳄,11 位来自香格纳画廊的艺术家”(瑞士卢塞恩)等。
 
影像在陈晓云这里表现为一个个封闭场景里的孤立动作,影像的长度也与这些动作持续的时间相关,这使得他的作品表现出一种事件性的特征,而强烈的光影对比与仪式化的表演又给作品增加了象征主义戏剧的色彩。
 
中国的当代艺术影像是从杭州录像运动发展起来的。作为这个运动中的一员,陈晓云也在作品中强调着非叙事性,以把影像的语言结构本身——从场景调度到镜头切换——从对文学性的依附状态中剥离出来,成为展开观念反省与修辞实验的现场。
 
 

卡尔洛斯·伊里

1979年出生于西班牙潘普洛纳。2002年毕业于巴斯克大学。目前生活创作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和美国纽约。
 
伊里亚尔巴在2003年获得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拨款,2007/2008年获得MarcelinoBotínFoundation资助。2009年获得“启示西班牙摄影奖”。2013—2014年在阿姆斯特丹的Rijksakademievanbeeldendekunsten驻留。曾在国际艺术博物馆展出作品,包括当代文化中心巴塞罗那或以色列海尔兹利亚博物馆,以及纽约南曼哈顿文化协会。
 
正如眨眼在连续体中否定特定空间和时间的存在,一个帧会冻结特定的位置和时刻。这是视听机制中不可分割的单位,其基本感应物是光,从而引领我们开始了从真实到象征的旅程,最终把我们带向终极现实——纪实摄影。
 
《惯性》探索的是现实的结构。此作品来自其他场景,但不属于之前项目视频中的暮光,而是指光线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转换。在两个项目中,光源装置都直接与现实有所交集。在《惯性》中,路线是一个定量,而向量会将自身加载到目标物上。存在趋向于在连续的运动中消失,最终将变成不存在。
 
在筹备《惯性》的过程中,出现了对结构参数进行质疑的需要,这种需要本身就存在于所有的视听作品当中。众所周知,在电影行业中,技术能力是基于某些场景的盈利能力来衡量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图像的层次结构。有鉴于此,我在《惯性》的创作过程中使用了纯粹的模拟程序。在这里,我们把自己限制在现实的需要中,与后期制作的惰性资源是相悖的。
 
在四分钟的全长中,《惯性》以我们模拟整个视听频谱的方式,体现了艺术的固定特点,包括节奏、视觉轴线,以及其他叙述规范。在叙述的脆弱性规则和所呈现的复杂事件之间发生了某种事故,面临着重力、重量,或在其运作中的要素的体积等不可避免的物理含义。

诺艾米·古达尔

1984年出生于法国巴黎。2010年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目前生活创作于法国巴黎。
 
2010年获“皇家艺术学院支持奖”(英国)。2013年获“汇丰银行摄影大奖”(法国)。2014年至2017年间在英国沃尔萨尔新艺术画廊、荷兰阿姆斯特丹弗阿姆摄影博物馆、伦敦摄影师画廊、巴黎勒巴尔画廊、法国朱密日修道院等多地举办个展。2012年在伦敦萨奇画廊参展“失去焦点”(英国伦敦);2015年在威尼斯双年展阿塞拜疆馆参展“维塔维塔利”(意大利威尼斯),在印度德里克兰·纳达博物馆参展“建造—建筑”(印度德里)。
 
借由名为《机械(Les Mécaniques)》的独特三联画,艺术家通过大尺度的摄影、雕刻和表现对全新领域进行了探索,以此来审视当代社会的景观概念。景观总在不停变化,从来有别于完整现实:景观的故事经由不同层次的自然、地貌的变化以及人物的影响而渐次展现。作品主体围绕作为时空对象的区域不停变换,生物实体也在时刻运动。对比艺术家之前的将材料“固定”的作品,古达尔在这里借助更加复杂的装置,将时间变化以及持续变迁的景观之舞实体化了。
 
这幅将数以百计的镜面集合于单一木框的作品,拍摄于被誉为地球多样生态之源的热带雨林。作品的构思如此精巧,镜面缓缓移动,万花筒似的营造出对镜面投射的植物群系的精妙反射。碎片化的表面正展现了人类观察大自然和感知图像时最本源的碎片化视角。工艺上刻意为之且清晰可见的不完美,和多层次微型植物世界的缤纷绿意,在天地之间尽情融合。
 
如同实景演出一般,三幅照片抓住了森林图谱的变化。而在变化、消失和重生之间,这些照片定格了人类纪的刹那芳华,同时又表明它们是人类创作。
 

蒋鹏奕

1977年出生于湖南沅江。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北京。
 
2009年获“首届三影堂摄影奖”美国特尼基金会奖(中国);2010年获“法兴银行中国艺术奖2010”评委会大奖(法国);2011年获“意大利维罗纳博览会ALETTI摄影奖”(意大利)。2014年在凯尚画廊举办个展“一瞬”(美国纽约);2015年在香格纳画廊举办个展“蒋鹏奕:亲密”(新加坡);2016年在香格纳H空间/香格纳(M50)举办个展“蒋鹏奕:给予”(中国上海)等。2015年在弗柯望博物馆参展“中国8——莱茵鲁尔区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埃森),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参展“第二届三影堂实验影像开放展”(中国北京);2016年在圣乌尔班前圣西多会修道院参展“池中有鳄,11位来自香格纳画廊的艺术家”(瑞士卢塞恩)等。
 
蒋鹏奕的摄影常常在各种“光”的主题之间转换,从拍摄荧光材料的《自有之物》系列,到拍摄萤火虫的《幽暗之爱》。在《幽暗之爱》中,他把发光求偶的萤火虫放在暗箱里,让它们的运动轨迹直接在底片上显影,作品的标题则是这次曝光所经历的时间。
 
从符号化的图像生产到观念性的媒介实验,新一代中国艺术家的当代艺术摄影实践越来越强调在媒介语言层面的自省,但这并不应被视为形式主义(尤其是这个概念在中国主流话语中所包含的贬义)的回归,而更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媒介自觉意识的凸显。在这个基础上,观念的表达反而深入技术的内部,使影像艺术获得了一种有媒介支撑的确切性。
 
 

计洲

1970年出生于中国北京。199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索尔邦第一大学,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北京。
 
2015年在北京银泰中心连卡佛举办个展“计洲”(中国北京),在凯尚画廊举办个展“文明的景观”(美国纽约);2016年在Christian Louboutin旗舰店举办个展“Dust”(中国香港);2017年在SU画廊举办个展“模”(韩国首尔),在凯尚画廊举办个展“真实幻像”(美国纽约)等。2015年在嘉庚文化艺术中心广场参展“集美×阿尔勒:东西方对话国际摄影季”(中国厦门),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参展“第二届三影堂实验影像开放展”(中国北京);2016年在央美术馆参展“另一种风景”(中国北京),在上海新美术馆参展“空镜——与摄影无关”(中国上海);2017年在Boghossian基金会艺术中心参展“想象的边界”(比利时布鲁塞尔)等。
 
计洲的作品有意识地把握着视觉技术对我们视觉经验的影响,他充分利用日益先进的硬件与软件的可能性,把日常视觉转换为一种极致的景观。在他最新的作品中,他使用数字切割拍摄与拼图的工作方式,但与新客观主义摄影不同,他有意保留、暴露甚至强化拼图的特性,在一个场景中把空间的转换与时间的延续凸显出来,形成了一种“四维复眼”式的视觉图景。
 
从望远镜、显微镜到照相机,视觉技术的不断更新是现代以来最重要的文化现象。技术不仅强化、延伸着我们的天然肉眼,更让我们的“纯真之眼”看到了从未体验过的内容。而与视觉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正是艺术对技术的创造性运用。
 
 

马秋莎

1982年出生于中国北京。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毕业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北京。
 
2013年在华人艺术中心举办个展“马秋莎”(英国曼彻斯特);2014年在北京公社举办个展“马秋莎:Raw”及“马秋莎:纸上作品”(中国北京);2015年在SMAC举办个展“BKMQ:Bettina Krieg & MaQiusha”(德国柏林);2016年在北京公社举办个展“马秋莎:沃德兰”(中国北京)等。2017年在The International three参展“WANDERLUST”(英国曼彻斯特),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参展“Performing DramasII:未来电影院放映系列”(法国巴黎),在Para Site参展“寻求无情小姐”(中国香港),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参展“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6”(中国北京)等。
 
对于马秋莎来说,摄影既是一种观看方式,也是一种生产方式,而她的作品总是包含着对摄影的这种双重属性的利用。在《空间的故事》中,她用局部照片拼图的方式,把室内空间按照一个盒子的结构平面展开。
 
在这些立体与平面的反复转换中,马秋莎让观众的经验在事物表面的知觉与空间深度错觉中来回切换,在摄影中提供了一种非现实主义观看模式的在场感。
 
 

玛塞拉·马格诺

1966年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1993年毕业于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目前生活创作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2008年在ScalabriniOrtíz美术馆举办个展“Zapping”(阿根廷里奥加耶戈斯);2009年在圣胡里安学术中心举办个展“玛塞拉·马格诺”(阿根廷圣胡里安);2010年举办个展“在巴塔哥尼亚:2003—2010”(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2011年在ScalabriniOrtíz美术馆举办个展“在巴塔哥尼亚:2003—2010”(阿根廷里奥加耶戈斯)。2015年在美国休斯敦艺术博览会参展“地图领域”(美国休斯顿);2016年在陌生的眼睛画廊参加展“记忆和现在的熵”(秘鲁利马),在韩国首尔国际摄影和录像节参展“照片会说话2016”(韩国首尔);2016—2017年在Kirchner文化中心参加展“未来已到”(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等。
 
土地是一个不断进步的摄影作品,旨在将自然资源的制图方法向世界展示,并揭示地貌的历史进化、领土的政治分隔和地缘身份。
 
本作品的图片是由从谷歌地图上下载并用大尺寸纸张高清打印出来的图片拼贴而成。
 
这些图片都是卫星地图,全面展示我们星球的地形地貌。
 
我对目睹将现代的乌托邦转化为反乌托邦的结果尤感兴趣。这些地图让我们不得不直面差异性:社会与经济的扭曲、自然环境灾害、错位的领土边界和我们星球不确定的未来。
 
 

卡约·里兹乌斯

1967年出生于巴西圣保罗。1997年毕业于德国美因兹大学。
 
2010年及2014年分别在巴西银行文化中心与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举办个展。2015年在BendanaPiñel画廊举办个展“植物、凉亭和石油”(法国巴黎);2016年在LucianaBrito画廊举办个展“西班牙摄影”(巴西圣保罗),在阿尔瓦塞特博物馆举办个展(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恰)等。2005年参展“第51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意大利威尼斯);2014年在大邱文化艺术中心参展“韩国大邱摄影双年展”(韩国大邱)等。
 
卡约·里兹乌斯作品的创作意图是在真实性的构建和通过摄影人为的记录之间建立联系。在他的作品中,绘画技巧的精确性以及其作品最后传达的平静安宁都是为了让参观者能精研细读。在最初的审美快感过后,参观者会意识到他的摄影没有仅仅停留在描述表面事物的意图上。一旦作品中的缺漏的人物浮现,人们在对作品进行二次欣赏时(这里的人们指摄影师,也指参观者)会在视觉上构建出完整的架构以及解读,这反映出一种行为的文化诱因和其本身自然的诱因通常来说是相同的。
 
在他的摄影集当中,策展人费尔南多·科基亚拉莱发现了其作品有达达主义艺术家豪斯曼和汉娜·霍克遗留给后世的绘画手法以及巴罗斯的巴西现代摄影技术的痕迹:人类活在当下,但接着人的形象又会以美化了的形式出现在艺术作品当中。从横向和无声的角度来看,卡约·里兹乌斯小人物的风景画把人看作是他的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最宏大的要素之一。
 
 

贾恩卡洛·柴山

1979年出生于秘鲁利马。2007年毕业于利马大学,后毕业于利马摄影学院。
 
我常运用自身经历对移民与身份等社会结构进行探讨。我的工作常与照片档案为伍,因为一方面它们使我建立起沟通现在与过去的桥梁,另一方面又让我能追问影像以及影像饱和度在我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人生地不熟,这都是我作品的重要主题,因为它们是一切迁徙活动的组成要素。此次作品的创作始于2014 年,一方面,我运用视觉叙事的形式表达了我家庭的习俗,还有我祖父的那些相册,里面残留的已经风干了的胶水和黑色的相纸,像是对群岛(日本)的追忆。另一方面,我用这些黑色相纸自创了一种绘制地图的方法,并绘制了虚构的地图:偶然产生的亲密物化,我对之加以感知并扩大。另外,我拍摄一些居室的内部装修,来表现一些人们仍然固守的日本习俗,如对亡者的追思,或是打理本地的盆栽和小树丛,还有不同文化象征之间的冲突,包括象征天主教的圣像与日本传统物件还有象征拉美国家现代都市的物件。
 
将我的祖父带回祖国日本,是我此次创作的主要目的和动力所在,虽然他直到去世也未能重返日本,但我希望通过以举办摄影展和制作相册的方式了却他的遗愿。地图是社会和政治的传统,而远赴秘鲁的日本移民的历史也是人类群体的一部编年史。就我个人来说,我创作新的地图并把过去留下的文档缝制起来,变成现实的虚构,通过这种方式也把我想象与记忆的交汇重新描画出来。
 
 

伊丹豪

1976年出生于日本德岛。目前生活创作于日本东京。 2014年举办个展“‘新思路’乌鲁木鲁”(中国台北);2015年举办个展“‘罗丹/斯塔曼’设计展”(日本大阪)。2013年参展“日本摄影师9举办的东京2020影展”(日本东京/法国巴黎)。
 
复制是我感兴趣的摄影能力。我用照相机复制尽可能独特的物体。我认为,当复制品最接近人眼所见时,却离真实最远。我没有使用照相机创作这幅《塔朗特舞》,而是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网站下载图片再进行修剪。这幅互联网图片不属于其他任何人,却和我所见的景象完全相同。就算不是我自己拍摄也没有经过我修剪,我也觉得这幅图片正像是我本人拍摄的。
 
 

蒋志

1971年出生于湖南沅江。199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北京。
 
2016年在Jewelvary举办个展“一半”(中国上海),在魔金石空间举办个展“注定”(中国北京),在深圳OCAT举办个展“一切”(中国深圳);2017年在TKG+举办个展“我们”(中国台湾),在HDM画廊举办个展“范沧桑”(中国北京)等。2017年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参展“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6”(中国北京),在M+视觉文化博物馆参展“+放映”(中国香港),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参展“艺术的仁慈”(中国深圳),在OCAT上海馆参展“朋友圈+:文化馆线上艺术计划展”(中国上海),在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参展“万丈高楼平地起——第二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中国重庆)等。
 
在蒋志最新的作品中,他为不同的假花搭配了一系列的看似20 世纪80 年代的家居场景,再仿照当时的流行趣味拍摄成照片。在这里,摄影的客观记录属性被用来塑造一种真实的假象。
 
在延续着《情书》系列的花卉题材及时间主题的同时,蒋志的《旧颜》系列在情感氛围上的真实与事物细节中的虚假之间制造着微妙的裂痕,从而把问题的焦点与观众的视点聚焦在摄影的视觉表象性上。
 

陶辉

1987年出生于重庆云阳。201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北京。
 
2008年获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艺术档案特殊奖”(中国);2015年获第19届“Sesc巴西录像艺术节大奖”(巴西)。2017年入围“HUGO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中国)和KINODERKUNST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德国)。2015年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个展“新倾向:陶辉”(中国北京);2016年在UNTILTHEN画廊举办个展“时常”(法国巴黎);2017年在OCAT西安馆举办个展“一点儿不多余”(中国西安)等。2016年在路易威登基金会参展“本土,变革中的中国艺术家”(法国巴黎),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参展“何不再问——第11届上海双年展”(中国上海);2017年在EstherSchipper参展“沧海桑田”(德国柏林)等。
 
陶辉的影像艺术与中国大众每日的影视经验息息相关。他既挪用也编撰了各种似曾相识的情节、台词、桥段、表演与角色,把这些因素先剥离再重组在作品中,把中国人熟视但无睹的美学意识形态戏剧化地暴露在外。
 
在他的近作《我们共同的形象》里,被设置在各种场景里的演员表演着屏幕里正在播放的情感高潮片段,包括经典电视剧里的对白、选秀节目中的表白,以及电视新闻中的采访。这些不管是真挚还是煽情的“深情”表演一旦被模仿,就立刻导致了夸张性的滑稽,并把观众从影视文化试图建构的真实感中带离出来。
 
 

陈维

198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北京。
 
2011年在创造都市中心举办个展“漠然之索”(日本横滨);2015年在RüdigerSchöttle画廊举办个展“昨日商店”(德国慕尼黑),在chiK11美术馆举办个展“在浪里”(中国上海);2016年在JNBY艺术空间举办个展“午间俱乐部”(中国杭州);2017年在当代摄影中心(CCP)举办个展“俱乐部”(澳大利亚墨尔本)。2015年在弗柯望美术馆参展“进程中的作品”(德国埃森);2016年在德克萨斯亚洲协会参展“WeChat:对话中国当代艺术”(美国休斯敦),在伯尔尼美术馆参展“中国私语:M+希克收藏展”(瑞士伯尔尼);2017年在Jendela视觉艺术空间参展“人群中的天才”(新加坡滨海),在阿蒙卡特美国艺术博物馆参展“宝丽莱项目:艺术与技术的交汇”(美国沃斯堡)等。
 
一直以来,陈维以搭建、摆拍的方式工作,用摄影生产着只可能在摄影中出现的景观。在他的近作中,光线从“室内”与“户外”两个角度汇聚在窗户上,使窗户既构成景观本身,又把观众的目光带向了窗外的风景。
 
在陈维的工作方式中,人工光线既是关键的语言,又是重要的题材。灯具、灯箱、LED、霓虹灯这些发光的道具总是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并生发出一系列的城市夜晚主题。
 
 

翁云鹏

1964年出生于江西景德镇。目前工作生活于中国北京和中国上海。
 
2009年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个展“影像的影像——翁云鹏2006—2009”(中国北京)。2011年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参展“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之——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中国上海);2012年在中国美术馆参展“在当代:2012中国油画双年展”(中国北京);201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参展“陌生的亚洲——第二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中国北京),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参展“移动的时代——录像艺术50年(1965—2015)”(美国密歇根);2016年在乌镇北栅丝厂、西栅景区参展“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中国乌镇)等。
 
翁云鹏的作品几乎涉及了“影像社会”议题的每个方面,影视文化、显示技术、数字与模拟、图像与文字、视觉与语言,甚至包括中国独特的盗版电影现象与字幕翻译文化。但他的工作并没有止于触及这些议题,而是把它们组织成一篇篇具有沉思色彩的图像诗歌。
 
在他最新的作品中,图像、字幕、语音、镜头,以及显示屏的噪点与纹理都成为一种“蒙太奇写作”的素材与语言,在这里,影像既是一种生存状况,也是一种沉思主题,亦构成了一种语言本体,即使“这里只有屏幕和尘”。
 

刘月

1981年出生于中国上海。200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上海。
 
2012年在上午艺术空间举办个展“赞美诗,小明和小红”(中国上海);2013年在上午艺术空间举办个展“天鹅,小明和小红”(中国上海);2015年在上午艺术空间举办个展“缓坡”(中国上海);2016年在香格纳画廊举办个展“格言”(中国北京),在龙口空间举办个展“堆”(中国北京)等。2016年在苏州美术馆参展“多重时间:苏州与另一种世界史——首届苏州文献展”(中国苏州),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参展“非形象——叙事的运动”(中国上海);2017年在C-空间/龙口空间参展“东风吹马耳”(中国北京),在OCAT上海馆参展“朋友圈+:文化馆线上艺术计划展”(中国上海)等。
 
刘月的作品以一系列的几何形体为案例。他先拍摄、打印一张现实的几何形体物品的照片,再把这张照片作为拍摄对象,并在第二轮拍摄中用透视等手段把它“校正”成一种符合概念的标准形体。但在这个过程中,照片的纹理却被放大、变形。
 
在这个意义上,刘月指出了图像的两个维度:指向对象或心理形象的维度,即作为所指的“像”的维度,如几何体;与作为能指的“图”的维度,如照片打印的网点纹理。在这个近乎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刘月也呈现了一种摄影的“极少主义”观念,把拍摄与观看从对象性中悬置出来成为一个纯粹的经验领域。
 
 

周思维

1981年出生于中国重庆。200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上海。
 
2007年在82Republic举办个展“晚霞”(中国香港);2014年在艾可画廊举办个展“环形工作室”(中国上海);2015年在麦勒画廊举办个展“示意图”(瑞士卢森);2017年在天线空间举办个展“美化了家”(中国上海)。2012年在器·Haus空间国际艺术家工作坊参展“被联接的记忆:在精神与材料之间,2012”(中国重庆);2013年在M50艺术空间参展“画室”(中国上海),在艾可画廊参展“渲染”(中国上海),在空白空间参展“备忘录”(中国北京),在杨画廊参展“绘画课III:基础与极限之构”(中国北京);2014年在偏锋新艺术空间参展“A+A第7回,聪明坏了”(中国北京)等。
 
周思维把裱在板材上的图像切割成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再把它们堆放成一个临时结构,一种既像雕塑又像建筑的东西。作品中图像来自各种途径,但它们不再具有原来的含义与能量,而只剩下了一种装饰功能,甚至成为填补空间的边角料,正如这些图像被切割成的样子。
 
在越来越发达的复制技术下,图像在今天几乎变成了垃圾,而周思维用产品拍摄的方式及广告灯箱的形式去凸显政治及美学潜能在商业与消费中被耗尽的状态,让我们以一种膜拜性的观看仪式去面对这种无意志的视觉。
 
 

林科

1984年出生于浙江温州。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北京。
 
2014年获“OCAT—皮埃尔·于贝尔奖”(中国);2015年获“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大奖”(中国)。2014年在杨画廊举办个展“LinK”(中国北京);2016年在Bank画廊举办个展“LikeMe”(中国上海)。2016年在OCAT上海馆参展“龙肝凤脑——八位新锐艺术家”(中国上海),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参展“何不再问——第11届上海双年展”(中国上海);2017年在独角兽艺术空间参展“第一次在历史上,你找到自己的位置”(中国北京),在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参展“万丈高楼平地起——第二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中国重庆),在Postmasters画廊参展“被网络救了?”(美国纽约)等。
 
林科的艺术是一种互联网、图像、屏幕、软件、界面、身体及行动之间的混合体,对于他及很多同代人来说,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再定义,使那个“虚拟”的世界与所谓“现实”的世界不再有泾渭分明的区别,而只是一种互相嵌套的关系,他既是一个外部的操作者,也是生活在其中的居民。
 
面对这个彻底媒体化的世界,是批判性地看待这一切,还是彻底置身于这种前所未有的经验中探寻新感性与新语言?林科的工作无疑属于后者。因此,他软化了媒体艺术中通常的硬件主义,而更多地在媒体界面的表象世界中展现创造的可能性。
 
 

姚尚勤

1991年出生于中国香港。2013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目前于芬兰阿尔托大学修读视觉文化及当代艺术硕士。
 
2014年获“索尼世界摄影大赛·公开组”三等奖(日本),获“MIFA专业组·静物”三等奖(泰国);2017年获“台北国际摄影艺术交流展”评审大奖(中国台北)等。2013年在Darkroom画廊参展“ColorBlind”(美国);2015年在Rooftop画廊参展“MIFA2014 Winners Exhibition”(泰国曼谷),2015年在GettyImages画廊参展“Renaissance PhotoPrize2015”(英国伦敦);2016年在TheCenter for Fine Art Photography参展“FAUX”(美国柯林斯堡),2016年在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of Photography参展“ISSP2016 Group Exhibition”(拉脱维亚);2017年在松山文创园区参展“台北国际摄影艺术交流展”(中国台北)等。
 
姚尚勤把他的作品叫作“(PHOTO)graphy”,它们包括但不止于如下的照片:一根香蕉卷在印着香蕉图像的相纸中,沙子的照片盖在沙滩中的一双腿上,深蓝色墙上的一张似乎要脱落的白纸露出了它背面的好像是MAC电脑桌面的星系图片,以及一张建筑风景图片的纸团摆在一片建筑前。
 
在这些作品中,“像”(PHOTO)被从作为“图像术”的摄影(photography)中剥离了出来,也从“图像”的概念中独立成为“相”,即不分物、图的实在体。然而有趣的是,姚尚勤的这些作品在展览中又是以照片的形式出现的,照片正在以照片的身份呈现着从照片中逃逸的部分。
 
 

张培力

1957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8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杭州和中国上海。
 
2012年在瑞士第43届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艺术特色”部分)举办个展“张培力”;2013年在ACAF艺术空间举办个展“张培力”(澳大利亚墨尔本);2014年在博而励画廊举办个展“因为…所以…”(中国北京);2017年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办个展“张培力:Record.Repeat.”(美国芝加哥)等。2015年在马尔玻璃方雕塑博物馆参展“中国8——莱茵鲁尔区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马尔),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参展“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4”(中国北京);2016年在红专厂当代艺术馆参展“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中国广州),在ArtisTree参展“M+希克藏品: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中国香港)等。
 
影像中的被拍摄者面对着突然刺过来的耀眼光线,面部呈现出扭曲的条件反射性的表情,瞳孔在缩小,毛孔在被放大,一张张脸在强光下暴露着一切,被动,麻木,无可奈何。而观众也几乎同步地承受着这整个过程,经历着同样的生理反应过程,观看者似乎就处于被观看着的位置。
 
一方面,《2012 的肖像》以身份证照式的构图、审问式的情境,似乎揭示着观看 / 拍摄中所包含的权力与暴力,暗含着一种国家—机器的隐喻。另一方面,这又似乎只是一场生理与物理的刺激测试,人们无法在肉眼观看经验与机器视觉效应之间做出区分。影像贯穿着政治、身体与机器,这正是这个影像社会最让人有切身体会的部分。
 

庄辉&旦儿

庄辉,1963年出生于甘肃玉门。目前生活创作于北京。
 
2003年在四合苑画廊举办个展“十年——庄辉摄影”(中国北京);2009年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举办个展“玉门——庄辉、旦儿2006-2009摄影计划”(中国北京);2014年在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举办个展“庄辉个展”(中国北京);2015年在OCAT当代艺术中心西安馆举办个展“庄辉个展计划”(中国西安);2017年在常青画廊举办个展“庄辉·祁连山系”(中国北京)。
 
旦儿,1983年出生于陕西府谷。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北京。
 
2009年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举办个展“玉门——庄辉、旦儿2006-2009摄影计划”(中国北京)。2010年在北京常青画廊参展“纪念·残留”(中国北京),在香港艺术中心参展“四度空间——两岸四地当代摄影展”;2012年在广东美术馆参展“见所未见——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中国广州),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参展“重新发电——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中国上海);2014年在OCAT当代艺术中心西安馆参展“文明第二回:榆林”(中国西安),在弗柯望博物馆参展“中国8——莱茵鲁尔区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埃森)。
 
2008 年至2009 年,庄辉与旦儿在甘肃玉门开了一家照相馆。玉门是庄辉的出生地,今天已是一座资源枯竭的城市,正在逐渐被废弃。这家叫作“玉门人家”的照相馆,聘请当地人做管理、经营和拍摄,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包括各类证件照、婚礼照、合影留念,以及各种艺术写真,以一种大众美学的影像仪式参与了玉门人的日常生活。
 
经营照相馆这种“过去”的行业,用一种“过时”的美学,拍摄这个城市中正在离散的一张张面孔。在这里,庄辉与旦儿把摄影,更确切地说,把照相归位在一个社会日常情境中去考察,把摄影参与并建构的整个社会关系与社会存在的事实呈现了出来。
 

杨圆圆

杨圆圆(b.1989)生于北京,于2013年获得伦敦艺术大学摄影本科学位,目前工作居住于北京。
 
她于2017年获得亚洲文化协会(ACC)纽约奖助金驻留项目;在2016年,获得华宇青年奖提名;2015年,她获得阿尔勒摄影节获得最佳作者书提名(Author Book Award)(2015)、入选卡塞尔摄影书2015年最佳摄影书以及马丁·帕尔谷仓摄影样书二等奖;在2013年,她是Magenta: Flash Forward摄影奖获奖者之一;在2012年,她是三影堂摄影奖的美国特尼基金奖得主;2010年,她获得英国的Bar-Tur摄影奖的三等奖。
 
杨圆圆的作品在国内外参展并出版。她曾举办个展“在视线交错之处(上篇)(C-空间,北京,2016);“中间地带”(在3画廊,北京,2012)。曾参与安仁双年展(2017)、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曾在广州时代美术馆(2017)、央美术馆(2017)、奥地利摄影画廊(2016)、雅典贝纳基博物馆(2015)、新加坡Objectifs(2015)、乌拉圭当代艺术中心(2015)、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2)等机构参与群展。在创作实践之外,杨圆圆目前也是上海《艺术世界》杂志的驻北京编辑。
 
 
当摄影成为图像生产的主要方式之后,它也成为社会群体建构身份认同的主要途径。杨圆圆的《浪漫之旅》即是一件关于当代中国大众身份建构的作品。她借用近十年来出现在中国街头的“绿幕摄影”形式,把大众热衷的旅游留影行为与他们对于全球消费主义——跨境旅游正是这种全球消费主义的一部分——的想象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可以轻松地以图像合成的方式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著名景点前,而在网络社区中分享在这些景点前的自拍图,正是今天的大众想象的中产阶级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
 
当然,这里充满了反讽,但更重要的或许是,这些花花绿绿的留影自拍并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是一种媚俗的模仿,其中也包含着一种刻意艳俗、自我调侃,从而反向嘲弄的主体意识。
 
 
 
 
 
 
 
 
 
 
 
 
 
 
 
 
 
 
 
 
 
 
 
 
 
 
 
 
 
 
 

姜吉安

1967年出生于山东烟台。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北京。
 
1987年获“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展优秀奖”(中国);1998 年获“第四届中国工笔画大展丹青奖”(中国);2012年获“第七届AAC 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水墨提名奖”(中国);2013年获“《新京报》年度新锐艺术家”(中国);2016年获“《库艺术》年度艺术家”(中国)等。2009年在望京北纬40°社区内举办个展“两居室”(中国北京);2016年在亚洲艺术中心举办个展“应物会影”(中国北京)。2016年在广州红专厂当代艺术馆参展“天下·往来——当代水墨文献展2001-2016”(中国广州);2017年在威尼斯军械库区/ 北京故宫参展“威尼斯艺术双年展——‘记忆与当代’中国主题平行展”(意大利威尼斯/ 中国北京)等。
 
姜吉安在一间所有物体都已处理成白色的公寓中工作了近两年,给所有物体都画上了阴影,把源自文艺复兴的光影法从绘画中抽取出来,直接使用到了现实中。但他也在这个视觉现场制造着或暴露了矛盾,如光源角度的错乱、空间感知与视觉秩序的错位,让本来属于自然主义的视觉观念显示出强烈的不自然感。
 
在这个叫作《两居室》的绘画装置中,姜吉安讨论着视觉背后的观念与制度——在艺术中,何种视觉“现实”被建构了,是如何被建构的,以及是由何种视觉秩序来建构的。通过这个案例,或许可以说明,在我们的“纯真之眼”被影像技术控制之前,它实际上是由绘画统治的。
 
 

陈哲

1989 年生于中国北京。2011 年毕业于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北京。
 
2011 年在比极画廊举办个展“蜜蜂”(中国上海);2017 年在BANK 画廊举办个展“消失的是日子的黄金”(中国上海)。2015 年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参展“中国摄影: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北京);2016 年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参展“语言亭”(中国上海),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参展“何不再问——第11 届上海双年展”(中国上海),在OCT 当代艺术中心参展“龙肝凤脑”(中国上海);2017 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参展“球场”(中国北京),在Sadie Coles HQ 参展“中国2185”(英国伦敦)。
 
陈哲在她的《向晚六章》中诉求着一种整体艺术的可能,她以“黄昏”这个光与时间共同变换的时刻为主题,实验着一种综合了摄影、视频、装置、实物及文学的艺术新类型。在这个有着书本式的章节结构的作品中,写作在文、图、物三个层面上交织进行,意义在这个复调性的过程中不时闪现。
 
陈哲并不把图像看作是一种外在于语言的存在,反而她始终在给文学赋予着一种图像性,让文字以各种具体的身份出场,如拼贴的便签、手写的信笺,以及照片上的勾画,而图像也被具体化为物体,如叠加摆放的卡片。
 

龚剑

1978 出生于湖北荆州。2001 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目前生活工作于中国武汉。
 
2007 年在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举办个展“不高兴”(中国武汉);2008 年在Boers-Li 画廊举办个展“人民公园”(中国北京);2009 年在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举办个展“你应该学会等待”(中国武汉);2012年在Boers-Li 画廊举办个展“什么都不重要”(中国北京);2016 年在天线空间画廊剧本个展“从拜赞庭小区到东湖公园”(中国上海)。2016 年在巴黎—北京画廊参展“陌生之外”(法国巴黎),在央美术馆参展“我们的绘画”(中国北京),在武汉美术馆参展“解放的皮肤”(中国武汉);2017 年在Boers-Li 画廊参展“朋友之间”(中国北京),在chi k11 美术馆参展“造物者”(中国上海)等。
 
作为一位在动画学院教书,主要从事绘画创作的照片拍摄者,龚剑的摄影通常只是他的生活记录,从家常场景、朋友聚会、街头偶遇到每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主题是“水果湖”,一个离他家不远的街区。
 
这些照片的内容与风格定义出了中国内地城市日常生活的典型特征,嘈杂、琐碎、懒散、明媚也坦然,散发着享乐主义的氛围。但龚剑并不强调这些照片的档案价值,而更强调它们的整体上的散文色彩,因此他加入了音乐与诗歌,起兴在影像、旋律与词语之间。在这里,照相呈现了它最不受当代艺术话语影响的朴素状态。
 
音乐制作:陆炎
 
 

约翰·汤姆逊

约翰·汤姆逊(1837—1921)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苏格兰摄影领域先驱、地理学家、探险家。他是世界摄影史中被誉为第一位纪实摄影家,也是最早来远东旅行,并用影像记录各地人文风俗和自然景观的西方摄影师之一。1867年10月,约翰·汤姆逊移居香港。1867年至1872年间,他做了长达五千英里的旅行,穿越了大半个中国,拍摄了大量记录中国城市景观、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的照片,“中国的汤姆逊”得以成名。他在中国拍摄的作品收录于其最著名的摄影著作《中国和中国人影像》(1873—1874)。这是中国最早的全景式影像记录,真实地再现了近150年前晚清时期的概貌,而其中拍摄香港、澳门、广州、汕头等地区的影像尤为精彩。该作品与他在1873年出版的《福州与闽江》一同被列入世界摄影史上最重要的一百本画册。
 
图片版权所属:英国伦敦维尔康姆图书馆

阿芳

阿芳(?—1890),原名黎阿芳,广东人,19世纪最著名的中国摄影师。1859年,阿芳在香港开办阿芳照相馆,是当时最有名的中国人经营的照相馆。阿芳因技术水平与外国同行无异而得到约翰·汤姆逊的称赞,认为其有高超的艺术鉴赏力并对艺术有独到的见解。阿芳的审美趣味受到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的影响,主张肖像作品在造型和画面处理上不能完全按照自然中的面貌呈现,这使其作品在国内外都广受赞誉。 阿芳关于香港、广州的照片,记录了当时的世俗生活和风物景观,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影像,这也是中国人最早的社会纪录摄影。在此以前,中国的社会生活影像,都是由西方传教士和探险家们拍摄的。其作品《沙其大街》《广州万寿宫》《白云寺》等,广泛收录于包括大英博物馆在内的国内外各主要博物馆、美术馆。

沙飞

沙飞(1912—1950),原名司徒传,生于广州,祖籍广东开平。1926年参加北伐,在国民革命军当报务员,1932年在广东汕头电台当报务员。1936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36年10月,拍摄发表鲁迅最后的留影、鲁迅遗容及其葬礼的摄影作品,引起广泛震动。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奔赴华北前线。1937年12月在河北阜平参加八路军,先后担任抗敌报社副主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摄影科科长、晋察冀画报社主任、华北画报社主任。
 
1950年3月4日,因枪杀一日本籍医生在石家庄被华北军区军法处处以极刑。1986年5月,北京军区军事法院经再审查明,沙飞在患有精神病情况下作案,不应负刑事责任,撤销原判决。

郭锡麒

郭锡麒(1895—1976),广东中山人,我国早期美术摄影名家。1914年,郭锡麒开始其摄影创作活动,并于1929年加入“中华摄影学社”,与郎静山、陈万里、胡伯翔等著名摄影家同为该社的活跃分子。1948年,中国摄影学会在南京成立,郭锡麒任理事。1949年,到上海招商局美术室任办事员。1950年以后,离职从事业余摄影创作。1976年上海病逝。
 
郭锡麒以风光摄影见长,精于照相着色技术,被誉为“最擅长设色”的摄影家之一。郭锡麒从研究摄影艺术开始,从拍摄、冲洗、晒印、放大到修底、着色,均自己动手,样样均臻上乘。1934年至1946年间,在上海、昆明、南京、杭州举办过六次个人影展,出版有影集《南京影集》和《西湖倩影》。

何藩

何藩(1933—2016),上海人,国际知名摄影师。其作品主要描绘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人的坚韧灵魂,获得超过280项国际摄影奖项。其镜头下的香港是一幅幅缥缈的图景——烟雾弥漫的光线、戏剧化的阴影和孤立的影象。何藩曾受邀为12所台湾与香港高校客座教授。其作品被众多艺术机构收藏,包括香港M+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圣巴巴拉艺术博物馆(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美国)等。何藩举办的主要个展包括:“在人生的舞台上”(M97画廊,上海,2016),“香港回忆录”(AO垂直艺术空间,香港,2014),“昨日香港1950—1960”(旧金山博物馆,美国,2014),“阴影与轮廓”(TheWingGallery,英国,2012),等等;其参加的主要群展包括:“香港叙述者”(迈克尔沃尔夫工作室,香港,2015),“2012中心摄影艺术评选展”(摄影艺术中心,美国,2012),“战后视角1945—1960”(劳伦斯米勒画廊,美国,2008)等。

蒙敏生

蒙敏生(1919—2007),中国香港人,祖籍广州。1919年出生于上海,后移民香港。20世纪50年代曾短暂地在电影厂工作,并开始其摄影生涯。
 
蒙敏生的作品中大部分是纪实摄影,记录香港的社会生活,尤其是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景象。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他多次往来港粤,记录了不少广东“文革”期间的社会景象。在“文革”思潮波及香港时,他拍摄了香港“左派”工人“反英抗暴斗争”的照片,以及“文革”题材的造型摄影,也就是主题先行的摆拍。其作品最大的价值在于展现了香港的另一面—劳动阶层,他也因而被归为左派摄影师。
 
2011年在See+画廊参展“中国风景”第二回展(中国北京);2015年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参展“喻体·幻像”(中国上海);2016年在百年印象画廊参展“百年印象·十三年影像展”(中国北京),在集美新城市民广场展览馆参展“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问渠—50年广州城市影像脉络”(中国厦门)。

刘博智

1950年生于香港中下层阶级。中学时对纪实摄影产生兴趣。1969年赴加拿大读书,1975年取得美国布鲁克斯摄影学院美术学士学位,1977年获美国加州艺术学院硕士学位,后在北美、中美和古巴以海外侨民生活及其下一代之繁衍为主题进行摄影活动,历时四十年。1978年起在美国堪萨斯大学讲授多媒体摄影学,现为该校荣休教授,居于美国堪萨斯省。
 
2008年在广东美术馆举办个展“流动·中国:刘博智摄影展”(中国广州);2017年在融空间举办个展“漂浮的基因:刘博智镜头中的移民故事”(加拿大)。1991年—1993年在洛杉机郡美术馆/纽约现代美术馆参展“家居的快乐和恐怖”(美国洛杉矶/美国纽约);1995年—1998年在亚特兰大高级艺术博物馆/吉米·卡特总统美术馆/纽约犹太博物馆等地参展“入点—一个国家的陌生人”(美国亚特兰大/美国亚特兰大/美国纽约);1999年参展“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唐人街的深处”(法国阿尔勒);2003年—2005年在纽约国际摄影中心/西雅图艺术博物馆参展“只有皮肤那么厚:在改变中的美国视野”(美国纽约/美国西雅图);2016年在集美新城市民广场展览馆参展“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问渠—50年广州城市影像脉络”(中国厦门)。出版有摄影集《再梦金山》《流动中国》《金山寻梦》《南国细节》等。其作品收藏于美国圣地亚哥摄影中心、休斯顿美术馆、巴黎国立图书馆、香港沙田文化博物馆。

张海儿

张海儿,1957年生于广州。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舞台设计专业;1985年至1988年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技术专业,担任广东省电视台美术设计师;1988年至2005年任法国巴黎VU图片社签约摄影师;1996年至今任广东省新周刊杂志社摄影记者。他是最早在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上展出的中国摄影师之一。
 
1995年在摄影图像画廊举办个展“张海儿”(丹麦奥尔胡斯);2014年在泰康艺术空间举办个展“罂粟”(中国北京);2017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举办个展“缪斯”(中国上海)。1988年参展“今日中国摄影家—第19届阿尔勒国际摄影节”(法国阿尔勒);1997年在新柏林艺术中心参展“当代中国摄影艺术”(德国柏林);2008年在广东美术馆参展“广州站:广东当代艺术特展”(中国广州);2013年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参展“时代肖像:当代艺术三十年”(中国上海)。

格雷格·吉拉德

吉拉德,出生于1955年,是一名加拿大摄影师。他的作品主要探讨亚洲各大城市过去三十多年的社会及实体变化,他艺术实践的核心是以书籍的形式来呈现作品。《重访黑暗之城》是对香港声名狼藉的九龙城寨最彻底的摄影纪录,该书出版于2014年,吉拉德与此前曾合作过的林保贤再度携手,对他们1993年出版的《黑暗之城:九龙城寨的日与夜》进行了更新创作。
 
吉拉德在1998年至2011年工作并生活于上海,期间在2007年出版了《上海魅影》一书,探寻了上海在21世纪初争先向现代化迈进的飞速变化。他的作品被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安大略省美术馆、温哥华美术馆、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以及其他公私营机构所收藏。
 
2013年在Monte Clark画廊举办个展“更好的明天”(加拿大温哥华);2015年在列治文艺术展览馆举办个展“列治文—九龙”展览(加拿大列治文);2017年在Monte Clark画廊举办个展“Under Vancouver1972—1982”(加拿大温哥华)。2008年在安大略皇家博物馆参展“上海万花筒”(加拿大多伦多);2012年在纽约市国际摄影中心参展“Perspectives”(美国纽约);2017年在温哥华美术馆参展“Pictures FromHere”展览(加拿大温哥华)。

地图署:古儒郎&林海华

地图署是一个跨媒体平台,其创立者为古儒朗(生于1966年)与林海华(生于1969年),分别来自摩洛哥与法国。两人自1996年起扎根香港,以绘画、摄影、录像、装置、表演、文学和理论文本等多种表达方式拓展现实和想像的领域。MAPOffice项目构成了一套对时空的变异使用的反思,并记录了人类推翻空间及划拨空间的手段。他们亦以幽默、游戏和小说这些比较小规模的创作形式为作品传播途径。
 
2010年在唐人画廊举办个展“横移”(中国香港);2013年在歌德学院举办个展“奔景·柏林”(中国香港),在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个展“稻谷炼狱”(中国北京),在沪申画廊举办个展“追寻波德莱尔”,(中国上海);2015年在DIA项目举办个展“岛屿,群岛以及其他流动领土”(越南胡志明)。2005年在广东美术馆参展“第二届广州三年展”(中国广州);2014年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参展“不平衡的发展”(美国纽约);2015年参展“维特·德维茨:‘⋯能源与原材料时代的艺术’”(荷兰鹿特丹);2016年在新加坡美术馆参展“第六届新加坡双年展”(新加坡);2017年在横滨美术馆参展“第六届横滨三年展”(日本横滨)。
 
《珠三角:精益化规划,精细化模式》
 
地图署(2003—2017)
 
钢结构、流水线、引擎、彩色霓虹灯、电视、等离子屏幕、
DVD、塑料椅子,250cm×80cm×220cm
 
高速公路就像传送带一样,穿越了由城市中各不相关的碎片所组成的区域,对周边的环境不屑一顾。每个碎片各自组成了自治自决的孤岛。这些孤岛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根据各自的情况,它们可能会收到某一种统一的建筑样式或者一组多样的功能。高速公路将是唯一会把结构及动机赋予这个高度不稳定的区域体系的元素。作为主要的基础设施,它负责把人员及商品带到更大的城市中心或港口,但同时也为输电线路、一些新的水道提供支撑并安置了为数不少的农民、工人及商贩们。
 
《我的珠三角档案(1995—2005)》
 
地图署,2017
 
《我的珠三角档案》大规模、密集而又全景式地呈现了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及城市的发展。有关图片摄于1995至2005年期间,空间条件的表达被清楚地嵌入了具体的生产及分配周期中。一组灯箱柜子探寻着这些活跃而多维的力量,迅速散布于于这块区域的表面。那些特征和标记在土地上的痕迹,都成为被贴上“中国制造”的商品化社会的简单库存。偏远省份的农村被分解,工人们与城市中心的联系被断绝,然而他们却在工厂附近的区域重建了原来的联系网络。这种植根于平均年龄仅为22岁的年轻人口的隐藏都市性,代表了推动该区域发展的原动力。

陈劭雄

陈劭雄(1962—2016),广东汕头人。198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1990年组建了“大尾象工作组”,2007年组建“西京人”国际小组,2013年获得洛克菲勒白拉及尔创意艺术奖。2016年于北京病逝。
 
2012年在堪萨斯大学斯宾塞美术馆举办个展“有备无患—占领者攻略”(美国劳伦斯);2014年在西雅图美术馆举办个展“陈劭雄:墨水、历史、媒体”(美国西雅图);2016年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个展“陈劭雄:万事具备”(中国上海)。2005年在广东美术馆参展“第二届广州三年展:别样—一个特殊的现代化实验空间”(中国广州);2009年参展“第十届里昂双年展”(法国里昂);2013年在大都会美术馆参展“水墨艺术:当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美国纽约);2017年参展“东亚文化之都2017京都:亚洲回廊现代美术展”(日本京都)等。其作品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伯尔尼艺术馆、广东美术馆、香港M+美术馆等多家艺术机构收藏。

梁钜辉

梁钜辉(1959—2006),广东广州人。1980年代后投身现代艺术创作,成为“南方艺术家沙龙”中的一员。1990年与陈劭雄、林一林组建“大尾象工作组”,199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2006年5月于广州病逝。 1986年在中山大学参展“南方艺术家沙龙第一回实验展”(中国广州);1997年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参展“新亚洲、新城市、新艺术’97中韩当代艺术展”(中国上海);1998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参展“大尾象‘夹缝’展”(中国香港);2001年在广东美术馆参展“虚拟未来—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广州);2002年参展“暂停—第四届光州双年展”(韩国光州),在广东美术馆参展“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首届广州三年展”(中国广州);2003年参展“紧急地带—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意大利威尼斯);2005年在广东美术馆参展“别样:一个特殊的现代化实验空间—第二届广州三年展”(中国广州);2006年在伯尔尼美术馆参展“希克广东艺术家收藏展”(瑞士伯尔尼美术馆)等。

曹斐

曹斐,1978年出生于广州,现在北京工作及生活。
 
曹斐是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具有代表性的新一代中国青年艺术家。她的作品融合了社会评论、流行美学、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和纪实的惯例,反映出当代中国社会急速不安的变化。曹斐曾参加过的国际年展包括:上海双年展,莫斯科双年展,台北双年展;第15、第17届悉尼双年展;伊斯坦布尔双年展;横滨三年展;第50、第52及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她的作品曾在蛇形画廊、泰特美术馆;新当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美术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东京宫、蓬皮杜中心等展出。近期项目包括MoMAPS1展出首个回顾展和BMW艺术汽车#18。曹斐曾获得2010年度雨果博斯艺术奖(HugoBossPrize)提名,并于2006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最佳青年艺术家奖项。

1974年出生于广东平远。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广州。
 
2003年在广东美术馆参展“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摄影展”(中国广州);2004年参展“四位中国年轻攝影家展—往哪里去?天人合一”(日本);2005年在广东美术馆参展“2005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中国广州);2007年参展阿尔勒国际摄影节(法国阿尔勒);2008年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参展“外象”(中国北京),参展“大邱国际摄影双年展”(韩国大邱);2009年参展“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比利时布鲁塞尔);2011年在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参展“内耳”(中国北京);2013年在中华世纪坛参展“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中国北京);2015年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参展“中国摄影: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北京);2016年在集美新城市民广场展览馆参展“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中国厦门)。

叶仁杰&吴永福&曾宪芳

叶仁杰
 
叶仁杰,出生于1971年,摄影师、电影制作人,来自美国费城,现居纽约。因其母为中国人,叶仁杰于1998年至2007年定居中国,从事电影摄影师工作。他也参与了一些长期的摄影项目:《简化的特征》系列街景照片探索21世纪初中国城市的巨大变革,《外围》系列则把视线转向几个中国的重要城市的市郊风光。特劳布曾在芝加哥的凯瑟琳埃德曼画廊、美国费城的SloughtFoundation和中国的连州摄影年展中举办个展,其摄影作品被私人和公共的知名艺术机构收藏,包括MarguliesCollectionattheWAREHOUSE和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他的作品亦刊于知名出版物,如《光圈》《欧洲摄影》和《纽约时报》并在利夫雷出版社出版了两本专著,《北费城》(2014)和《小北路》(2015)。
 
吴永福
 
吴永福,出生于1979年,原籍江西,2003年为谋生计于居住在广州。在铝工业领域工作了数年后转行,以为中信广场的游客拍摄纪念照谋生。2009年至2011年,他运用其积累的摄影技术为小北路地区的非洲人及其他行人制作肖像画纪念品。不再从事摄影后,仍定居与工作于越秀区。其子与前妻现居湖南省。
 
曾宪芳
 
曾宪芳,出生于1980年,祖籍湖南,2009年来广州寻找工作机会,现与其妻、两个孩子及其他家庭成员定居广州。他学习摄影,并与其妻一起创作肖像画。2009年年末至2015年夏,他在小北路地区的人行天桥上工作。目前,他与其家庭共同起居与工作于小北地区。
 
《小北路》
 
叶仁杰摄影项目
 
吴永福|曾宪芳|叶仁杰
 
《小北路》探索了一个位于中国广州的种族多元地区里,一座人行天桥上的人和事。这座天桥如同一架象征性的通道,使南半球的人群由此进入中国,其中包括了众多从非洲大陆各处抵达广州的人。他们在这里寻求机遇和贸易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产品。叶仁杰在这座人行天桥上遇见了两位街头摄影师——吴永福和曾宪芳。他们为那些想要在广州留念的路人提供肖像拍摄服务,并以此为生,其中最主要的顾客就是非裔群体。这些非裔群体希望可以将这些肖像作为他们在广州生活的留念。就这样两位摄影师无意间在这个特殊时期里记录下了这些进入广州的各类群体。叶仁杰与吴永福、曾宪芳一同合作,共同创建了一套数达25000的图片档案。
  • 《融化之中,站立的轮廓》,影像,17'00,2015—2016.jpg
  • 《当左眼看见右眼》,装置(综合媒材),39cm×16cm×9cm,2015 1.jpg
  • 《当左眼看见右眼》,装置(综合媒材),39cm×16cm×9cm,2015 2.jpg
  • 《波长约500 纳米》,装置(油画布,钢化玻璃,拉丝不锈钢,喷墨打印纸),240cm×120cm×4,2017.jpg
  • 《透射与聚焦016》,装置(钢化玻璃),120cm×100cm×4,2016.jpg
  • 《透射与聚焦015》,装置( 钢化玻璃),120cm×100cm×5,2016.jpg
  • 《27×18% 》,影像装置(LED 灯,喇叭,幻灯片,镜头,单片机,变压器),尺寸可变,2009—2010 2.jpg
  • 《27×18% 》,影像装置(LED 灯,喇叭,幻灯片,镜头,单片机,变压器),尺寸可变,2009—2010.jpg
  • 《何时离去之1》,摄影(卤化银,火棉胶,亚克力),160cm×110cm,2015.jpg
  • 《何时离去之2》,摄影(卤化银,火棉胶,亚克力 ),160cm×110cm,2015.jpg
  • 《何时离去之3》,摄影(卤化银,火棉胶,亚克力),110cm×77cm,2015.jpg
  • 《何时离去之4》,摄影(卤化银,火棉胶,亚克力),110cm×77cm,2015.jpg
  • 《何时离去之6》,摄影(卤化银,火棉胶,亚克力),110cm×77cm,2015.jpg
  • 《何时离去之8》,摄影(卤化银,火棉胶,亚克力),110cm×77cm,2015.jpg
  • 《何时离去之9》,摄影(卤化银,火棉胶,亚克力),110cm×77cm,2015.jpg
  • 《何时离去之11》,摄影(卤化银,火棉胶,亚克力),110cm×77cm,2015.jpg
  • 《出土:鱼—9》,摄影(银盐相纸,独板),26cm×31cm,2016.jpg
  • 《遗物6》,摄影( 银盐相纸,独板),62cm×102cm,2016.jpg
  • 《遗物4》,摄影( 银盐相纸,独板),30cm×26cm,2016.jpg
  • 《遗物3》,摄影( 银盐相纸,独板),62cm×51cm,2016.jpg
  • 《2013—10—23 12:20 多云》,摄影(明胶银盐负片,自然光曝光12' ),136.8cm×109.9cm,2013.jpg
  • 《2013—06—27 15:15 雨》,摄影(明胶银盐负片,自然光曝光48'),136.8cm×109.9cm,2013.jpg
  • 《2013—05—14 14:15 晴》,摄影(明胶银盐负片,自然光曝光8'),109.9cm×136.8cm,2013.jpg
  • 《2014—09—28 09:54 多云》,摄影(明胶银盐负片,自然光曝光12'30),109.9cm×136.8cm, 2014.jpg
  • 《将计时仪器变成摄影工具的一次改装》,摄影(数码微喷),76.2cm×95.25cm,2015.jpg
  • 《将一台幻灯片投影机变成相机的一次改装》,摄影(数码微喷),60.96cm×76.2cm,2015.jpg
  • 《来自 A&H Brass 五金店的十三个大门防盗眼样本》,摄影(数码微喷),69.96cm×48.77cm,2015.jpg
  • 《用经过改装的Ektapro 9020 Cine 所翻拍的玻璃球负片17》,摄影(数码微喷),40.64cm×50.8cm,2015.jpg
  • 《玻璃球负片17》,摄影(数码微喷),48.77cm×60.96cm,2015.jpg
  • 《界限:摄影大师——亚当斯山》,摄影(夏光滤镜,分屏,漏光,有色印刷),尺寸可变,2014.jpg
  • 《界限:摄影大师——威斯顿山》,摄影(综合滤镜,分屏,漏光,有色印刷),尺寸可变,2014.jpg
  • 《界限:摄影大师——威斯顿山》,摄影(蓝塑滤镜,波普滤镜,漏光,有色印刷),尺寸可变,2014.jpg
  • 《界限:摄影大师——威斯顿山》,摄影(35 毫米媒体格式,复古拍立得5 滤镜,漏光,有色印刷),尺寸可变,2014.jpg
  • 《界限:摄影大师——亚当斯山》,摄影(综合滤镜,分屏,漏光,尺寸可变),2014.jpg
  • 《川至》,三频录像,25'50,2017 1.jpg
  • 《川至》,三频录像,25'50,2017 2.jpg
  • 《山鬼》,摄影(绢上黑白数码微喷),17.7cm ×416cm,2015.jpg
  • 《七桥边上》,摄影(艺术微喷,榉木框),54cm x 130cm x 3.4cm,2017.jpg
  • 《三棵特别的竹子》,摄影(艺术微喷,压花玻璃,榉木框),68.4cm ×108cm ×7.3cm,2017.jpg
  • 《产自台湾》,摄影(艺术微喷,裁切版),60cm ×90cm,2017.jpg
  • 《一棵树》,摄影装置(明胶卤化银照片,木盒),40cm ×30cm,2016.jpg
  • 《悬挂》,摄影装置(明胶卤化银照片,绳子,钉子),126cm ×63cm,2016.jpg
  • 《被移动的月亮》,摄影装置(明胶卤化银照片),50cm ×55cm,2016.jpg
  • 《春光》,摄影装置(明胶卤化银照片,摄影镜头),48cm ×54cm,2016.jpg
  • 《线》,影像装置(手工书,复古照片),25.5cm×40.5cm,2016 1.jpg
  • 《线》,影像装置(手工书,复古照片),25.5cm×40.5cm,2016 2.jpg
  • 《线》,影像装置(手工书,复古照片),25.5cm×40.5cm,2016 3.jpg
  • 《线》,影像装置(手工书,复古照片),25.5cm×40.5cm,2016 4.jpg
  • 《线》,影像装置(手工书,复古照片),25.5cm×40.5cm,2016 5.jpg
  • 《不多,不少》系列,摄影装置(盐银照片),24cm x 18cm,2017.jpg
  • 《不多,不少》系列,摄影装置(盐银照片),24cm×18cm,2017.jpg
  • 《YANOA》,影像装置(180cm×320cm 屏幕),2005 2.jpg
  • 《YANOA》,影像装置(180cm×320cm 屏幕),2005 3.jpg
  • 《YANOA》,影像装置(180cm×320cm 屏幕),2005 1.jpg
  • 《URAITZ:Ihesa》,摄影装置(矿物颜料,照片),40cms×60cms,2017.jpg
  • 《小屋》,选自《URAITZ》,摄影(矿物颜料,混合媒材),40cms×60cms, 2017.jpg
  • 《URAITZ:Talka》,摄影(矿物颜料,混合媒材),100cms×150cms,2017.jpg
  • 《URAITZ》,摄影(印于棉纸),35cms×35cms×8, 2015 -2016.jpg
  • 《死亡之绳》,影像(高清视频, 16:9),06'31'',2015 1.jpg
  • 《死亡之绳》,影像(高清视频, 16:9),06'31'',2015.jpg
  • 《药用植物的无意识》,影像装置(银盐照片,丙烯酸,虫胶漆,墨水,再生木框),尺寸可变,2016
  • 《Chiric Sanango》,影像装置(银盐照片,丙烯酸,虫胶漆,墨水,再生木框),40cm×50cm,2016.jpg
  • 《Curcuma》,影像装置(银盐照片,丙烯酸,虫胶漆,墨水,再生木框),50cm×40cm,2016.jpg
  • 《Pitón Blanco》,影像装置(银盐照片,丙烯酸,虫胶漆,墨水,再生木框),50cm×40cm,2016.jpg
  • 《神画》(局部),装置,2009—2010.jpg
  • 《神画》,装置(铝,铜),105cm×75cm×7.5cm,2008.jpg
  • 《神画》,装置(铝,铜),75cm×105cm×7.5cm,2008.jpg
  • 《无题》,选自《现场云》,摄影(喷墨打印),74cm×100cm,2012,鸣谢:GP 画廊,日本东京.jpg
  • 《无题》,选自《现场》,摄影(喷墨打印),150cm×100cm,2012,日本amana 藏.jpg
  • 《云》,摄影(喷墨打印),100cm×150cm,2013,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藏.jpg
  • 《无题》,选自《现场》,摄影(喷墨打印),100cm×150cm,2012,波士顿美术馆及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藏.jpg
  • 《纽约》,摄影,1993.jpg
  • 《青木原森林》,摄影,2016.jpg
  • 《前线》,摄影,2016.jpg
  • 《价值观培训:物理疗法》,多频影像( 彩色,高清,双声道),03'07,2013.jpg
  • 《价值观培训:自我娱乐》,多频影像(彩色,高清,双声道),17 ,2013.jpg
  • 《价值观培训:你不可以反复穿过同一片树林》,多频影像(彩色,高清,双声道),01'00,2013.jpg
  • 《价值观培训:恩佐亚克火山》,多频影像(彩色,高清,双声道),40 ,2013.jpg
  • 《价值观培训: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都是黑夜》,多频影像(彩色,高清,双声道),01'00,2013.jpg
  • 《惯性》,影像( 高清),04'20'',2011 1.jpg
  • 《惯性》,影像( 高清),04'20'',2011 2.jpg
  • 《惯性1》,摄影(有色打印),110cm×127cm,2012.jpg
  • 《惯性》拍摄现场照.jpg
  • 《惯性3》,摄影(有色打印),127cm×190cm,2012.jpg
  • 《机械 I》,摄影(激光输出),168cm×200cm,2016.jpg
  • 《机械I-II》,摄影(激光输出),168cm×200cm,2016.jpg
  • 《机械I-III》,摄影(激光输出),168cm×200cm,2016.jpg
  • 《幽暗之爱55'36》,摄影(收藏级喷墨打印,裱于铝塑板),120cm×150cm,2013.jpg
  • 《幽暗之爱17'33》,摄影(收藏级喷墨打印,裱于铝塑板),192cm×153cm,2013.jpg
  • 《幽暗之爱22H14'08》,摄影(有色打印,裱于铝塑板),223cm×178cm,2013.jpg
  • 《幽暗之爱1H14'16》,摄影(有色打印,裱于铝塑板),178cm×300cm,2013.jpg
  • 《温室1》,摄影拼贴,120cm×120cm,2017.jpg
  • 《公园2》,摄影拼贴,166cm×120cm×3,2017.jpg
  • 《城市1》,摄影拼贴,120cm×230cm,2017.jpg
  • 《空间的故事:鞋店》,摄影(数码打印),86.5cm×118cm,2007—2008.jpg
  • 《空间的故事:洗衣房》,摄影(数码打印),86.5cm×118cm,2007—2008.jpg
  • 《空间的故事:廉价旅馆》,摄影(数码打印),86.5cm×118cm,2007—2008.jpg
  • 《空间的故事:教堂》,摄影(数码打印),86.5cm×118cm,2007—2008'.jpg
  • 《空间的故事:祖母的房间No.1》,摄影(数码打印),86.5cm×118cm,2007—2008.jpg
  • 《油》,2012 年1 月14 日,摄影(310 克印于康颂氧化钡),320cm×150cm,2015.jpg
  • 《大豆》,阿根廷圣地亚哥,2016 年12 月30 日,摄影( 印于310 克康颂氧化钡),320cm×150cm,2016.jpg
  • 《锂》,阿根廷阿塔卡玛盐湖,2010 年11 月4 日,摄影( 印于310 克康颂氧化钡),320cm×150cm,2016,西班牙科尔多瓦卡拉法博物馆藏.jpg
  • 《金和铁》,秘鲁亚纳科查,2015 年7 月7 日,摄影(印于310 克康颂氧化钡),320cm×150cm,2016.jpg
  • 《油》,,2013 年10 月17 日,摄影(印于310 克康颂氧化钡),320cm×150cm,2015.jpg
  • 《塔巴提欧卡》,摄影(喷墨打印,蔡司玻璃),2009.jpg
  • 《Panambira》,拼贴(UV 打印),尺寸可变,2016.jpg
  • 2014 大邱双年展,展览现场图.jpg
  • 《他在岛上旅行》,摄影(喷墨打印,50 克和纸,自然色),61cm×91cm,2016 1.jpg
  • 《他在岛上旅行》,摄影(喷墨打印,50 克和纸,自然色),61cm×91cm,2016.jpg 2
  • 《他在岛上旅行》,摄影(喷墨打印,50 克和纸,自然色),61cm×91cm,2016 3.jpg
  • 《无题》,摄影(印于绵纸),90cm×60cm,2014.jpg
  • 《塔兰泰拉舞》,摄影(收藏级艺术微喷),145.6cm×103cm,2017 1.jpg
  • 《塔兰泰拉舞》,摄影(收藏级艺术微喷),145.6cm×103cm,2017 2.jpg
  • 《塔兰泰拉舞》,摄影(收藏级艺术微喷),145.6cm×103cm,2017 3.jpg
  • 《旧颜2》,摄影(艺术微喷),200cm×150cm,2016—2017.jpg
  • 《旧颜4》,摄影(艺术微喷),200cm×150cm,2016—2017.jpg
  • 《旧颜12》,摄影(艺术微喷),200cm×150cm,2016—2017.jpg
  • 《我们共同的形象》,影像(多屏录像),14'27,2016 1.jpg
  • 《我们共同的形象》,影像(多屏录像),14'27,2016.jpg
  • 《万德福 2017》,摄影(收藏级微喷),100cm×100cm,2017.jpg
  • 《故障17032》,影像装置(LED 显示屏模组,LED 显示器控制卡,铁板),102.4cm×38.4cm×8.5cm,2017.jpg
  • 《故障17033》,影像装置(LED 显示屏模组,LED 显示器控制卡,铁板),48cm×80cm×8.5cm,2017.jpg
  • 《故障17031》,影像装置(LED 显示屏模组,LED 显示器控制卡,铁板),230.4cm×25.6cm×8.5cm,2017.jpg
  • 《故障》,现场作品图.jpg
  • 《怎么死》,高清微喷,尺寸可变,2016.jpg
  • 《各种曲解》,高清微喷,尺寸可变,2016.jpg
  • 《一个跟你内在精神有关的治疗》,单频录像,12'53,2017.jpg
  • 《为极限值得唯一7:01》,摄影,210cm×150cm,2009.jpg
  • 《为极限值得唯一7:02》,摄影,210cm×150cm,2009.jpg
  • 《为极限值得唯一7:06》,摄影,210cm×150cm,2009.jpg
  • 《为极限值得唯一7:09》,摄影,210cm×150cm,2009.jpg
  • 《图片支架03》,灯箱装置(综合媒材),200cm×150cm×10cm,2015.jpg
  • 《图片支架04》,灯箱装置(综合媒材),200cm×150cm×10cm,2015.jpg
  • 《图片支架01》,灯箱装置(综合媒材),200cm×150cm×10cm,2015.jpg
  • 《图片支架02》,灯箱装置(综合媒材),200cm×150cm×10cm,2015.jpg
  • 《耶稣基督》,屏幕截屏( 艺术微喷),80cm×80cm,2015,鸣谢:Bank 画廊.jpg
  • 《背景》,屏幕截屏( 艺术微喷),尺寸可变,2015,鸣谢:Bank 画廊.jpg
  • 《什么时间》,摄影(艺术微喷),250cm×188cm,2016,鸣谢:Bank 画廊.jpg
  • 《Ghost》,表演视频,0'54 ,2013,鸣谢:杨画廊.jpg
  • 《香蕉的照片》,摄影(有色打印),50.8cm×76.2cm,2015.jpg
  • 《宇宙的照片Ⅱ》,摄影(有色打印),76.2cm×50.8cm,2015.jpg
  • 《建筑的照片》,摄影(有色打印),76.2cm×50.8cm,2015.jpg
  • 《沙的照片》,摄影(有色打印),101.6cm×68.6cm,2015.jpg
  • 《2012 的肖像》,影像( 单频录像),22'09,2012.jpg
  • 《2012-的肖像》,影像(-单频录像),2209,2012.jpg
  • 《肖像》(局部),装置,尺寸可变,2006—2009 1.jpg
  • 《肖像》(局部),装置,尺寸可变,2006—2009 2.jpg
  • 《肖像》(局部),装置,尺寸可变,2006—2009 3.jpg
  • 《肖像》(局部),装置,尺寸可变,2006—2009 4.jpg
  • 《玉门》(局部),装置,尺寸可变,2006—2009 1.jpg
  • 《玉门》(局部),装置,尺寸可变,2006—2009 2.jpg
  • 《玉门》(局部),装置,尺寸可变,2006—2009 3.jpg
  • 《一站式抵达世界 1》(局部),影像装置(收藏级数字微喷摄影),76cm×51cm, 2016‘.jpg
  • 《奇迹时刻的留影》(局部),摄影装置(数字微喷图片,广告板),150cm×130cm, 130cm×110cm,2016.jpg
  • 《理想生活 5》(局部),摄影(收藏级数字微喷摄影),30.5cm×46cm,2016.jpg
  • 《住时尚古堡, 做城市主人 1》(局部), 摄影(收藏级数字微喷摄影),45cm×45cm, 2016.jpg
  • 《浪漫之旅》(局部),现场作品图,2016.jpg
  • “应物会影”姜吉安个展现场,《两居室》绘画装置部分,亚洲艺术中心.jpg
  • 《两居室之二》,绘画装置,366cm×264cm×200cm,2007—2009.jpg
  • 《两居室之三》,绘画装置,244cm×264cm×200cm,2007—2009.jpg
  • 《两居室之五》,绘画装置,366cm×264cm×200cm,2007—2009.jpg
  • 《两居室之一》,绘画装置,366cm×264cm×200cm,2007—2009.jpg
  • 《对[赤之茧]的拓写尝试之二 》,摄影装置(收藏级喷墨),70cm×100cm×4 cm,2016.jpg
  • 《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度过》(局部),摄影装置(金属架,收藏级喷墨照片裱于铝塑板和玻璃),180cm×180cm×10 cm,2017.jpg
  • 《向晚时计》,装置(镌刻黄铜片,LED 灯珠),直径46.8cm,厚度10 cm,2017.jpg
  • 《水果湖2》,摄影(多频影像,时长不一),尺寸可变,2013—2017.jpg
  • 《水果湖2》,摄影(多频影像,时长不一),尺寸可变,2013—2017 2.jpg
  • 《水果湖2》,摄影(多频影像,时长不一),尺寸可变,2013—2017 3.jpg
  • 《教堂遗迹》,澳门,中国,摄影(湿版火棉胶),1870—1872.jpg
  • 《广州帆影》,摄影(湿版火棉胶),年代不详.jpg
  • 《太平山顶》,香港,中国,摄影( 湿版火棉胶),1868—1871.jpg
  • 《村口》,中国,摄影( 湿版火棉胶),1868—1870.jpg
  • 《桥》,珠江,中国,摄影( 湿版火棉胶),1870—1871.jpg
  • 《北江支流》,珠江,中国,摄影( 湿版火棉胶),1870.jpg
  • 《剃头匠》,摄影(蛋白印相法),24cm×17cm,1870—1880.jpg
  • 《早市摆摊》,摄影(蛋白印相法),21cm×27cm,1870—1880.jpg
  • 《广州大员坐像》,摄影(蛋白印相法),27cm×21cm,1870—1880.jpg
  • 《广州黄埔花船》,摄影(蛋白印相法),21cm×27cm,1870—1880.jpg
  • 《广州郊外》,摄影(蛋白印相法),20cm×26cm,1870—1880.jpg
  • 《号声》,摄影,51cm×35cm,年代不详.jpg
  • 《鲁迅在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上( 上海八仙桥青年会)》,摄影,34.8cm×22cm,1936.jpg
  • 《白求恩在日光浴中》,摄影,41cm×40cm,1939.jpg
  • 《战斗在古长城》,摄影,33cm×51cm,1938.jpg
  • 《民兵开上火线,用土枪土炮配合部队作战》,摄影,35cm×51cm,年代不详.jpg
  • 《南京古建》,摄影(明胶银印),20 世纪20 年代.jpg
  • 《南京灵谷寺无量殿》,摄影(明胶银印),20 世纪20 年代.jpg
  • 《南京扫叶楼》,摄影(明胶银印),20 世纪20 年代.jpg
  • 《南京中央大学堂》,摄影(明胶银印),20 世纪20 年代.jpg
  • 《云南西寺塔》,摄影(明胶银印),20 世纪20 年代.jpg
  • 《下楼》,摄影(明胶银印),1962.jpg
  • 《颠倒世界》,摄影(明胶银印),1960.jpg
  • 《香港昨日—争议》,摄影(明胶银印),1956.jpg
  • 《隐私》,摄影,(明胶银印),.jpg
  • 《香港昨日—她在学习》,摄影(明胶银印),1963.jpg
  • 《风和日丽》,摄影(明胶银印),1964.jpg
  • 《非洲人民的觉醒》,彩色摄影,80cm×80cm,1965.jpg
  • 《学习毛主席语录》,彩色摄影,80cm×80cm,约1965.jpg
  • 《红军过雪山》,彩色摄影,20 世纪60 年代.jpg
  • 《张思德烧炭》,彩色摄影,20 世纪60 年代.jpg
  • 《广州园景》,摄影,100cm×100cm×4,1968.jpg
  • 《古巴唐人》,摄影(艺术微喷),2009—2017 1.jpg
  • 《古巴唐人》,摄影(艺术微喷),2009—2017 2.jpg
  • 《古巴唐人》,摄影(艺术微喷),2009—2017 3.jpg
  • 《古巴唐人》,摄影(艺术微喷),2009—2017 4.jpg
  • 《林伯家中一角》,摄影(涂塑相纸照片),21cm×21cm,1976.jpg
  • 《看迪斯尼动画的美国华人女孩》,摄影(涂塑相纸照片),21cm×21cm,1975.jpg
  • 《中餐馆老板娘和观世音菩萨像》,摄影(涂塑相纸照片),21cm×21cm,1976.jpg
  • 《美国纽约单身金山伯》,摄影(涂塑相纸照片),21cm×21cm,1978.jpg
  • 《东濠涌,广州》,摄影(高精度画廊品质微喷,专业美术纸),40cm×60cm,1986.jpg
  • 《广州》,摄影(高精度画廊品质微喷,专业美术纸),33.33cm×50cm,1987.jpg
  • 《广州沙面岛》,摄影(高精度画廊品质微喷,专业美术纸),50cm×33.33cm,1987.jpg
  • 《天台,飞机》,摄影(艺术微喷),1987—1992.jpg
  • 《九龙城寨:寺庙》,摄影(艺术微喷),1987—1992.jpg
  • 《天台说故事》,摄影(艺术微喷),1987—1992.jpg
  • 《城寨》,摄影(艺术微喷),1987—1992.jpg
  • 《九龙城寨》,摄影(艺术微喷),1987—1992.jpg
  • 《我的珠三角档案(1995—2005)》,摄影,2017.jpg
  • 《我的珠三角档案(1995—2005)》,摄影,2017 1.jpg
  • 《我的珠三角档案(1995—2005)》,摄影,2017 2.jpg
  • 《我的珠三角档案(1995—2005)》,摄影,2017 3.jpg
  • 《街景,2005(第四大街)》,照片拼贴,35cm×1000cm,2005.jpg
  • 《街景:中天广场》,摄影,85cm×128cm,1999.jpg
  • 《街景:东山口》,摄影, 85cm×128cm,1999.jpg
  • 《城》,影像装置(投影机,音箱,透明灯片,组合式木结构),300cm×180cm×650cm,2002.jpg
  • 《城》(局部),影像装置(投影机,音箱,透明灯片,组合式木结构),300cm×180cm×650cm,2002 1.jpg
  • 《城》(局部),影像装置(投影机,音箱,透明灯片,组合式木结构),300cm×180cm×650cm,2002.jpg
  • 《锦绣香江03》,摄影(有色印刷),65cm×100cm,2015.jpg
  • 《La 镇:火车站》,摄影(有色印刷),70cm×130cm,2014.jpg
  • 《La 镇:销售中心》,摄影(有色印刷),80cm×120cm,2014.jpg
  • 《我的未来不是梦03》,摄影(有色印刷),120cm×150cm,2006.jpg
  • 《我的未来不是梦05》,摄影(有色印刷),120cm×150cm,2006.jpg
  • 《广东》,摄影(明胶银印),92cm×125cm,2003.jpg
  • 《广州大塘》,摄影(明胶银印),40cm×40cm,2010.jpg
  • 《番禺钟村 》,摄影(明胶银印),40cm×40cm,2010.jpg
  • 《恩宁03》,摄影装置(瓷相,恩宁旧物,铜艺),19cm×5cm×50cm,2016.jpg
  • 《金声电影院》,摄影装置(瓷相,恩宁旧物,铜艺),19cm×5cm×50cm,2016.jpg
  • 《小巷》,摄影(收藏级艺术微喷),152.4cm×111.76cm,2012.jpg
  • 《小北路:棕绿衣裳的女士》,摄影(收藏级艺术微喷),25.4cm×35.56cm,2009.jpg
  • 《小北路:黄色长袍》,摄影(收藏级艺术微喷),25.4cm×35.56cm,2009.jpg
  • 《小北路:身着运动套装的两位女士》,摄影(收藏级艺术微喷),25.4cm×35.56cm,2011.jpg
  • 《小北路:薰衣草风》,摄影(收藏级艺术微喷),25.4cm×35.56cm,2010.jpg
  • 《小北路:小北路天桥下的女士》,摄影(收藏级艺术微喷),25.4cm×35.56cm,2012.jpg
  • 《小北路:长大衣》,摄影(收藏级艺术微喷),25.4cm×35.56cm,20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