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EN

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龚剑:诗性不在远方,在水果湖

 
艺术家龚剑
1978年出生于湖北荆州。200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目前生活工作于中国武汉。
2007年在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举办个展“不高兴”(中国武汉);
2008年在 Boers-Li 画廊举办个展“人民公园”(中国北京);
2009年在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举办个展“你应该学会等待”(中国武汉);
2012年在 Boers-Li 画廊举办个展“什么都不重要”(中国北京);
2016年在天线空间画廊剧本个展“从拜赞庭小区到东湖公园”(中国上海)。
2016年在巴黎—北京画廊参展“陌生之外”(法国巴黎),在央美术馆参展“我们的绘画”(中国北京),在武汉美术馆参展“解放的皮肤”(中国武汉);
2017年在 Boers-Li 画廊参展“朋友之间”(中国北京),在chik11美术馆参展“造物者”(中国上海)等。
 
别因太多的忙碌冷淡了温柔,
别因太多的追求而湮没了享受,
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
停停匆匆的脚步,
享受生活的赐福。
……
您好,
我是给您送餐的美团骑手张锟,
麻烦您给我一个5星好评,
可以多2块钱,
赚钱不易,
家里负担重,
拜托了,
谢谢。
……
一次性缴清一年物业费送非转基因食用油两壶。
……
 
这些琐事,这些文字,太常见了,谁会在意呢?然而艺术家龚剑凑了不少这样的句子,放在他的影像作品的外墙上。这些文字和他的作品《水果湖2》一样,有一种力量。
 
龚剑在动画学院教书,他画油画、拍照、创作影像作品。不管是哪一种形式,他的作品主题总是他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水果湖是一个离他家不远的街区,这次在广州影像三年展展出的作品就是围绕这个街区创作的。
 
龚剑作品的逻辑,也许与 “诗与远方”的逻辑位于遥远的两端。龚剑告诉我们,回到当下,看看你家附近的早餐店,看看你要约见的那个朋友,看看傍晚在公园散步的人。这些日常的照片被投影在播放室的四面墙上,用类似幻灯片的形式播放,配上音乐。真实的生活本身就是诗歌。策展人鲍栋说:“(龚剑)更强调它们整体上的散文色彩,因此他加入了音乐与诗歌,起兴在影像、旋律与词语之间。在这里,照相呈现了它最不受当代艺术话语影响的朴素状态。”因为这种诗性和“朴素”,因为取景框的主观选择,日常已不再是日常,这样的“日常”被我们称为艺术。
 
龚剑:风景意味着人与周遭的关系
 
转编自艺术世界 2017年3月316 期
艺术世界|策划
栾志超 | 责编
栾志超|采访整理
艺术家|图片提供
 
龚剑,《折叠的风景》,布面丙烯,170cm×460cm,2008年
 
ArtWorld:对你而言,画风景是在画什么?
龚剑:我从学画画到现在,到户外画风景写生的次数很少。画风景也不仅仅是只有在风景当中去写生这样一种方法。其次,我处理的几个主题就是非常常见的风景、静物和人物。风景相较而言画得多一些。
 
对我来说,风景首先是风景本身;其次,它是绘画,反映到画面上有绘画的东西,比如色彩、造型、形象等等。比如我绘画当中的雕塑,它是风景的一部分,但是它不是自然物,它是一个动物或是人物,或是建筑的混合物,它是一个比较模糊的东西;甚至这其中的风景也不是自然物,是经过修剪、种植和安排的植物的集合。
 
再其次,风景其实是人和世界关系的体现。风景的意味在于人跟自然,或人工的自然、原始的自然,或是人跟这个世界之间的关系,人跟周遭的世界之间发生的这种联系。我依稀有一个印象,BBC 的纪录片拍二战时期的德国。希特勒当时在德国修了很多高速公路,还组织拍了一些公路电影。他希望德国的老百姓都开车去高速公路自驾游,希望能够从德国壮美的大自然风景中激发德国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对这个国家的认同感,生产出民族的主体性。因此,风景跟人有很大的关系。很多时候,看风景并不是对于风景的看法,而是关于人自身的看法。这些看法很多时候都会被投射到风景当中。
 
龚剑,《天鹅 NO.4》,布面丙烯,220cm×165cm,2015年
 
龚剑,《武汉东湖公园里的天鹅雕塑》,摄影,2016年
 
ArtWorld:你在将这些日常的、周遭的风景置入创作时发生了怎样的转换?
龚剑:我觉得这个问题中有一个陷阱,那就是,我为什么要提供一个跟日常经验不同的东西呢?一旦是被纳入、被矩形的画框切割,它就已经不是一种日常的观看了——不管是从摄影的角度还是绘画的角度。因为首先,日常的这种观看它的视点是移动中的视点,人和景的互相关系是在其中的。而一旦被固定成一个单一的视点,呈现出的画面必然就不是所谓的生活化的或日常的观看。还有就是日常或者不日常不是我在意的问题,因为我觉得我需要画的东西肯定是很熟悉的、能够经常看到的,就可以了。
 
龚剑,《武汉长江边一对复习驾照考试科目一的情侣》,摄影,2015年
 
ArtWorld:除了绘画,你也有很多的摄影作品。你是如何开始摄影的?你现在的绘画创作都会先有摄影方面的准备工作吗?
龚剑:小学的时候,我爸爸给了我一台傻瓜相机。中学的时候,他教了我一些基本的原理,比如光圈、速度、感光度,等等。2012—2013 年开始,我就突然开始拍很多照片。不知道为什么,就像有人突然开始喜欢打麻将,喜欢钓鱼一样。然后,我就开始主动去拍一些可以用来画画的东西。现在获取图像是非常容易的,所以依靠照片来画画相对方便一点,但也不是绝对。我在2013 年以前也画过不少形象非常主观,跟照片关系不太大的画。2013 年以后,因为自己开始大量拍摄照片,于是干脆都从自己拍的照片里面挑选绘画的内容。后来就开始主动构思,为画画专门去拍照片了。
 
ArtWorld:那么摄影和绘画一样,是你创作的一个部分,还是仅仅是绘画的准备,不能作为作品?
龚剑:摄影本身不是作品,挑选过的摄影才是作品。
 
ArtWorld:户外写生是将空间转化为二维的图像,照片写生是从二维转化到另一种二维。在进行这两种创作时,艺术家所处的空间户外/工作室也大有不同。请谈谈这方面的个人经验和理解,以及其中牵涉的身体和观看以及图像转换的问题。
龚剑:现在有一种情况挺有意思。美术学院的教学中,有专门一个单元是下乡写生。但是现在不管是什么专业,老师都开始默许或者鼓励学生带相机出门。待半个月到一个月,回到学校以后再根据照片完成作业。其实,现在的情况慢慢变成了拍照片也就是一种写生。
 
三维、二维的转换问题,其实在十六、十七世纪就很明显了。我们既可以看到像普桑、鲁本斯那种利用严谨的草图,裸眼绘制素描,再完成创作的画家;也有像格列柯那种裸眼完成画作,造型主观灵动、才华横溢的画家;同时也有像维米尔和委拉斯贵兹这种完全依靠光学仪器,直接描摹由光学仪器将三维画面投影到画布上而产生的二维影像的画家。而从维米尔和委拉斯贵兹直接描绘的二维影像,也同样能看到他们在手法上各有非常独特的地方。而第一类画家,他们也见过第二类画家的作品,了解他们的方法,他们的作品面貌也受到光学仪器那一套机制的影响。明显的例子是十九世纪的马奈,他深入地学习了委拉斯贵兹的手法,但是马奈又用从委拉斯贵兹那里学习的语言完成了大量的户外写生。同时,马奈自己也是个摄影家,从他的画面也能看到他从摄影中受到的巨大的启发,比如正面的平光的运用,等等。裸眼和机器之眼这两套系统的问题其实一直存在,并且相互纠缠,互相影响。
 
龚剑,《龚剑风景——树》,布面丙烯,220cm×330cm,2007年
 
ArtWorld:能否谈谈你对绘画中图像与文本的思考?
龚剑:图像是另外一个领域的知识,相对于文字而言,它可能更接近于感性。但是有的文字本身就是图像,阅读文字的时候,头脑中会不会出现相应的图像呢,或者说文字就是思想的图像?
 
特别是类似于汉字这样的文字。文字本身就是图像,所以还有书法艺术。最近有一部电影叫《降临》,里面外星人的文字就不仅仅是图像,而是包括了时间、空间等等,都重合在文字当中,而掌握了这样的文字,也就能够在思想上超越了线性的时间,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另外,我那一部分关于书写的作品,其实不管是文字还是图像,它指向了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即时间和物质性之间的关系。
 
 
 
 
 
 
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 艺术家龚剑作品展览现场
 
 
 
文/曾睿洁
图 编辑/吴俊贤
设计/ Another Design
 
 
展览信息
 
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15日至2018年3月8日
展览地点:1-12号展厅
 
总策划
王绍强 广东美术馆馆长
 
策展人
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特 Alejandro Castellote  西班牙独立策展人
鲍 栋 独立策展人
曾 翰 独立策展人、摄影师
 
学术委员会
主任:王绍强
委员:顾 铮 皮 力 陈卫星 杨小彦 冯 原 秦 伟
观察评论团:鲁明军 孙冬冬 孙晓枫 陈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