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EN

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刘月:一个关于眼见为实的"研究"

 
艺术家刘月
1981年出生于中国上海。2005 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上海。
2012年在上午艺术空间举办个展“赞美诗,小明和小红”(中国上海);2013 年在上午艺术空间举办个展“天鹅,小明和小红”(中国上海);2015 年在上午艺术空间举办个展“缓坡”(中国上海);2016 年在香格纳画廊举办个展“格言”(中国北京),在龙口空间举办个展“堆”(中国北京)等。2016 年在苏州美术馆参展“多重时间:苏州与另一种世界史——首届苏州文献展(”中国苏州),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参展“非形象——叙事的运动”(中国上海);2017 年在C- 空间/ 龙口空间参展“东风吹马耳”(中国北京),在OCAT 上海馆参展“朋友圈+:文化馆线上艺术计划展”(中国上海)等。
 
刘月的作品更像是一份“研究报告”。这种简洁的语言和独特的美感,并不是艺术家刻意营造的。他以摄影材料为主要媒介,致力于分析图像中的物质性以及人对图像,光线,形状的认知习惯,此次展出的系列作品《为极限值得唯一,7》是艺术家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一直持续深入的对于认知的研究。正如刘月谈到,“眼见为实”其实存在着很多陷阱和误区。现实生活中三维立体的图像,最开始只是以二维画面的状态通过视网膜进入人们的大脑之中,而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将其补足,并以之作为可靠的客观经验继续延伸。人们甚至会对一些视觉上的不完善“视而不见”,自动将其补充完整。在艺术家看来,这一过程本身就值得质疑,需要人们以更为审慎的态度去思考,而不是习惯性地将其忽略。
 
《为极限值得唯一7 ︰02》,摄影,210cm×150cm,2009
 
于是,在重重问题的驱使之下,刘月走上了证伪的过程。他先将真实的形态(圆柱体、圆锥体、立方体等等)拍摄下来,并用电脑排除其特征和质感,仅剩下一幅黑白的网格背景的三维空间图,再将其打印出来,作为拍摄的原始素材。之后通过纸张的变形以及拍摄角度的调整,最终把纸上的“三维立体图”重塑成不存在于现实中的二维标准形体。在这个过程中,二维和三维几经转换:现实中的三维形体先是在纸上成了二维的原始图像,而这张纸又成了新的三维立体模板,被相机再次记录在二维之中。拍摄过程的反复调整让二维和三维不断地相互对抗,纠缠不清,一直被推导至最后的绝对“完美”。作品中呈现的正是这个“完美”瞬间,特别是当它和地上的原图相互比较之后,会觉得画面中的形体没有了任何人为的痕迹,甚至几乎看不出是一幅摄影作品,更像是用最标准的机械手段制造而成的。我们很难想象艺术家到底经过了多少次的试验,最终得到了画面中的“唯一”。
 
《为极限值得唯一7 ︰06》,摄影,210cm×150cm,2009
 
但是,当我们继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画面中网格的疏密,以及光线的明暗、色彩的浓淡都有些许微妙的变化,这是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似乎又构成了“唯一”不可或缺的部分。可见,在艺术家的认知探索中,“悖论”始终贯穿其中,就算是找到了“答案”,也会被下一个“问题”所推倒,这个矛盾重重的过程让艺术家感到着迷。刘月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表现自己的创作过程:就像螺丝进入墙面,它不像钉子需要一锤一锤地通过暴力扎入其中,而是借助于向左向右的旋转过程不断深入,看似是左右的相互作用,最终却指向前方。
 
《为极限值得唯一7 ︰09》,摄影,210cm×150cm,2009
 
刘月在创作中总是在看似简单的画面表象之下发现其内在的悖论和惊人的力量,他擅于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变换成另一种形态,并对事物的本质提出深刻的质疑,他将客观事物中人为附加的所有特定概念和意义进行消解,把所有一切外在的东西剥除,掏空,探索事物最“本真”的部分,让思考没有任何引导地进行。
 
本文转编自《798艺术》在2016年12月01日发布的文章《刘月 格言》(作者:晓睿)
 
 
 
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 艺术家刘月作品展览现场
 
 
图片 / 梁洁
编辑 / 丹妮
设计 /  Another Design
 
 
展览信息
 
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15日至2018年3月8日
展览地点:1-12号展厅
 
总策划
王绍强 广东美术馆馆长
 
策展人
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特 Alejandro Castellote  西班牙独立策展人
鲍 栋 独立策展人
曾 翰 独立策展人、摄影师
 
学术委员会
主任:王绍强
委员:顾 铮 皮 力 陈卫星 杨小彦 冯 原 秦 伟
观察评论团:鲁明军 孙冬冬 孙晓枫 陈 伟